大數據開啟反腐新窗口模式

時間:2014-04-18 11:05   來源:法制日報

  經濟社會在發展,腐敗的特徵也在變化,在反腐敗上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運用最新的技術成果

  4月14日,中央紀委網站“曝光臺”再次通報220個各地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例。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中央紀委發佈曝光案例的頻率,由過去的一月一報,變成了一週一報。媒體運用大數據技術,從地域、領域、級別、年齡等方面,提取了一些腐敗特徵,並且製作了“中國反四風地圖”(4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份“反四風地圖”,還是很有意思的,不少都符合人們的習慣認知。比如在人們一般印象中,四川人愛打牌,山東人好唱酒,這份“反四風地圖”,就體現了“魯豫愛喝酒、西南打牌忙”的特徵。統計顯示,在上班時間由於打麻將、打牌而被通報的違紀案例中,全國排在前3位的是貴州、湖北、四川3省,3省的總和佔到全國總數的67.7%。而“工作日午間飲酒”被處分的案例,最多的是山東和河南兩省。其中,僅“涉酒”一項,就佔山東全省被通報案例的近1/10。

  這份“反四風地圖”,對於反腐實踐很有啟發意義。反腐敗要反更要防,而不同地區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在一些違紀問題上的傾向性也有所不同。如果根據“反四風地圖”體現出來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就可能帶來更加積極的效果。比如説,在酒風比較盛的地區,不防把控制工作日飲酒作為一項重點,以防止在這一問題上持續違紀。

  不僅這一點,“反四風地圖”的其他內容,也很有針對性和啟示性。根據統計,官員被通報處分的違紀行為,大約可以分為4大類:涉及公款的違紀、公車違紀、涉及黨員幹部工作紀律的違紀、涉及日常工作紀律的違紀。統計還發現,“公款違紀成為全國被通報案例最多的違紀類型”。不難發現,這對應著社會一直關注的三公支出問題。這也提醒我們,必須把公款違紀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拿出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辦法,切實把三公支出控制住。

  當前,大數據研究很熱,包括馬雲在內,很多企業家都在呼籲大力發展大數據,並且已經開始了積極的行動。大數據的意義,不僅在經濟領域,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包括反腐敗都有積極價值。這份“反四風地圖”,其實就是運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這份“反四風地圖”是媒體製作的,媒體根據有限的資源,就能夠取得大數據研究的成果。如果由相關部門出面,進行更全面、更權威的大數據研究,豈不是能夠取得更大成果。

  反腐敗不是哪一個國家的問題,也不是哪一個時期的問題。經濟社會在發展,腐敗的特徵也在變化,在反腐敗上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運用最新的技術成果。腐敗雖然十分嚴重,形式多種多樣,但也並非無跡可循。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發現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懲治。很顯然,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開啟了反腐敗的新窗口模式。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無論是對預防腐敗,還是對懲治腐敗,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當前的腐敗特徵到底是什麼?一個地方的腐敗和地方文化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如何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反腐敗?“反四風地圖”其實已經給出一定答案。而這只是運用大數據研究的初步探索、初步成果。更積極運用大數據研究成果,定能取得更大成果,更好地推進反腐倡廉。(毛建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