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棄嬰島”孤軍奮戰

時間:2014-03-18 14:07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市嬰兒安全島近日宣佈暫停試點。據廣州市福利院負責人介紹,棄嬰人數的急劇增加,已達到福利院承受的極限,現需要總結試點經驗,以期重新啟用。

  嬰兒安全島在國內多個城市試點以來,一直伴隨著爭議。嬰兒安全島俗稱為“棄嬰島”,這讓不少人感覺此機構有助長棄嬰行為之嫌。但也有觀點認為,不管有沒有“棄嬰島”,鋌而走險的棄嬰行為都始終存在,如果有專門機構讓那些被遺棄街頭的孩子獲得救治,可謂功德無量。

  廣州“棄嬰島”48天救助262名棄嬰,説明其功勞顯著。但正因如此,它的暫停行為也存在著一個悖論——既然有那麼多棄嬰需要救助,那麼福利院應當增加救助能力,而不是相反。但現實如我們所知,廣州人口密集,救助棄嬰的壓力巨大,甚至還有許多外地人“慕名”前來棄嬰。事實上,不只是廣州“棄嬰島”不堪重負。比如,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負責人16日表示,南京“棄嬰島”88天共接收136名棄嬰,醫護人員忙得團團轉,相關部門也在考慮是否繼續試點下去。

  “棄嬰島”將何去何從?那些潛在的棄嬰將何去何從?根據廣州、南京等地試點經驗,我認為,至少有三方面問題,要及時著手解決。

  首先是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決策。包括廣州在內,目前全國僅有25個“棄嬰島”,平均一個省份還不到一個,加之民間的支援也很欠缺,“棄嬰島”顯得很孤立。而根據2010年發佈的《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保守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0萬名兒童被遺棄,其中絕大部分是棄嬰。而在2011年之前,國內還沒有“棄嬰島”試點。可見棄嬰救助機構要大量地增加,以均衡各地壓力。

  其次是建立棄嬰救助專項基金。廣州“棄嬰島”目前接收的262名棄嬰,全部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管這些孩子是被遺棄還是留在家中,他們都應當得到救治。如果能得到足夠資金支援,棄嬰救治機構便能正常有效運轉。

  然後是法律支援。“棄嬰島”之所以備受爭議,在於許多人質疑其變相鼓勵棄嬰這一違法行為。受此影響,許多地方對是否建立“棄嬰島”顧慮重重。事實上,“棄嬰島”並不是新鮮事物。它最早起源於法國。此後,歐美許多國家都立法允許合理的棄嬰行為。比如,美國加州2001年出臺的《安全交出嬰兒法》規定,將嬰兒安全送至可供救助的場所是合法的,但監護人將自動失去監護資格。不久,美國全部50個州都針對棄嬰現象,相繼通過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港法案”。

  我們期待,廣州“棄嬰島”的經驗教訓,能促使全國“棄嬰”救助事業走上常態化與法制化軌道。至於如何減少棄嬰現象,則需要從公眾道德素質、法律知識、性知識、優生優育等常識的普及著手。(椿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