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的“棄嬰島”試點當不懼陣痛

時間:2014-03-18 13: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運作48天之後,作為廣東首個“嬰兒安全島”,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外的“棄嬰島”16日下午起暫停試點。該院院長表示,“‘棄嬰島’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接收棄嬰人數短期內急劇增加,已達到市福利院能夠承受的極限”。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也表示,同樣在考慮“棄嬰島”是否要繼續試點。

  曾招致廣泛關注與議論的廣州“棄嬰島”試點工作,終於走到了暫停的十字路口,“重新啟用的時間將另行公告”,很有可能就意味著,重啟時間永遠不會再公佈。並且,從廣州到南京,此種“暫停試點”正在形成某種漣漪效應,眾多參與試點的部門紛紛在表示自己的“難以為繼”。還會不會蔓延到更多的城市?對於這種漣漪效應我們怯于想像。

  恰緣於此,就算廣州“棄嬰島”已暫停試點,我們仍不得不問:它是否一種最優的選擇?關於暫停試點,廣州市福利院方面給出的理由是,“棄嬰島”試點工作已取得初步經驗,接收棄嬰的能力遠超過預期已達到極限。事實上,無論是觀察者還是參與者本身都曾表示過,“棄嬰島”在設立初期,其接收嬰兒數量會呈現出一個增加的過程,之後才會歸於平常。從如此角度來説,短期內增加的棄嬰數量雖然直接帶來了接收壓力,可它不意味著這種高壓狀態會延續下去,福利院面臨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小,“達到極限”無法成為暫停試點的理由。

  剖析還不妨深入些,從本質上來説,廣州設立“棄嬰島”的舉措既然名為試點,就自然會有挫折和陣痛。所謂試點,即指先在一個或多個地域施行一段時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取得經驗,論證其可行性,試點不能輕易地被叫停。正因為如此,此刻最令人擔憂的,顯然是那些此前能夠送進“棄嬰島”而今卻無法託付的孩子,假如他們狠心的父母依舊執意要將其遺棄,誰來提供繼續的社會性庇護?如果一個以人道之名開始的“棄嬰島”試點,最終卻事實上帶來了“不人道”的結果,的確很難説暫停的選擇就足夠理直氣壯。

  于“棄嬰島”的不堪重負和暫停試點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其背後真實的緣由又在哪?客觀地評價,這展現出的,依舊是“棄嬰島”對於解決棄嬰問題的有限功能。棄嬰現象是一個複雜的社會話題,它與人心有關,與婚前檢查有關,也與整個社會對於遺棄現象的系統救濟不成熟有關。而設立“棄嬰島”只是單路徑的作為,是具體的暫時的救助舉措,如果試圖經過孤獨的“棄嬰島”舉措去解決複雜的棄嬰問題,顯然力有不逮。如此之下,出現一呼即應的“棄嬰島”試點暫停聲音,其實算不得意外。

  該如何評價廣州暫停“棄嬰島”試點?答案讓人糾結,畢竟棄嬰接收壓力是一種事實。但這絕不意味著暫停決定就可以直接地做出。更重要的思索與行動應該是:試點在進行,“棄嬰島”的單獨推進在遭遇壓力,還該去哪找尋到更多的解決合力?無論如何,人道的“棄嬰島”試點都理當不懼推進的陣痛,暫停“棄嬰島”試點並不是最優的選擇,試點要擁有這樣的推行決心與氣魄。生命是無法複製的高貴存在,“棄嬰島”試點的暫停只能催人黯然。(王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