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的年夜飯才叫有年味

時間:2014-01-22 11:1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八項規定“利劍高懸”,以往屢屢成為噱頭的“天價”年夜飯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親民”的家庭團圓飯。少了公款、低了身段,遠離奢華、褪去浮躁,呈現出選擇多樣化、消費平民化和個性化的特點,這樣的年夜飯才有年味兒。

  作為我國春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夜飯的主題本來就是家人團聚,享受的是天倫之樂。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社會分工更加細化,人們開始有條件到外面就餐,而便捷的酒店年夜飯就成了許多人的首選。

  但是在非理性的市場推動下,年夜飯在一定程度成為“炫耀性”消費,動輒數千元上萬元一桌、非參鮑翅不可、無名煙名酒不行……年夜飯變成了“土豪氣”十足,而年味兒漸淡,家人團聚、聊天變成了身份地位的攀比,這種風氣體現了一些人病態的價值觀。

  客觀地説,除了商家炒作外,動輒數十萬元的天價年夜飯並沒有多少家庭可以承受得起。於是,“天價”背後的腐敗問題也就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

  而在一些地方,因監督沒跟上,在我國飲食文化和社交傳統的背景下,私人消費往往容易變成公款買單,甚至將年夜飯變成權力尋租的場所。一則助長大吃大喝、奢侈浪費之風;二則損公肥私,造成公家利益的損失,也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馬年年夜飯大走“親民”路線,儘管部分原因是行政倒逼市場回歸理性,但從中還是能感受到一些積極的意義。

  沒有了最低消費,可以自帶酒水,商家贈送果盤等,由於今年恰逢除夕不放假,一家人下班後來到酒店安心享用年夜飯,不在於飯菜有多高檔,不在於參與者身份的尊貴,而在表達家人團聚之情,以及對新年的祝福、期盼。願“親民”的年夜飯不只出現在馬年。(白靖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