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電總局在其網站發佈“節儉辦春晚”的要求。這也是最近媒體上熱議的“舌尖上的浪費”引出的一個話題。
“浪費之風務必狠殺”。除了餐桌上的浪費,“熒屏年夜飯”的浪費現象也不可小覷。央視春晚走過了30多年曆程,舞臺從樸素走向豪華,表現手段日益豐富,視覺效果更加強烈,但是,豪華的舞臺包裝並不能掩蓋節目內容的下滑趨勢,面對製作越來越豪華的春晚,不僅使我們懷念春晚初創階段場景簡樸充滿溫馨但不失精彩的春晚。
隨著競爭的激烈,除了央視春晚越辦越豪華,地方衛視的春晚也不讓央視春晚獨“美”,現在,各家衛視辦春晚已經成為一種大勢,而且規模越來越大,不惜燒錢請來大牌明星,大有與央視一爭高下的氣概。為了與央視春晚競爭,攀比之風盛行,形式大於內容,這種“文化年飽”現象,不僅是“文化消費”的一種透支,在經濟上更是一種浪費。
如同家家都要吃年夜飯,看春晚已經成為人們過年的文化新習俗。但是天天看晚會,內容趨同化,不但勞民傷財,觀眾也會“消化不良”。這是文化生産的一種浪費。春晚其實就是文化過年的一種形式而已,就像每家過年似的,生活富裕了,平時的桌子上就很豐盛了,年夜飯圖的是一種氣氛,全家人能夠聚在一起是最開心的一道“大餐”。辦春晚也是這個道理。熒屏“年夜飯”,“菜”不在多,可口則靈。
上海舉辦世博會期間,新華社曾發文指出:曾經醞釀的“豪華”方案包括以寬闊的黃浦江為表演舞臺,在兩岸搭建巨型看臺,營造壯觀場景等。但上海世博會組織者研究後認為,世博會的開幕式不必搞得過於鋪張、過分渲染,開幕式的目標就是簡樸、熱烈。大而不奢、亮而不豪。這次廣電總局的要求是熒屏節目既要倡導勤儉節約,又要追求品質上乘,其實是要擺脫“講排場、比闊氣、拼明星”的不良風氣,提倡“講節儉、比內涵、拼創意”的新風。
由於通知來得有點晚,有些衛視已提前完成了春節晚會的錄製,雖説,對於通知的要求,各家衛視和央視都作出了積極的反應,並表示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盡力節約開支,但是,由於時間原因,大的格局已經很難改變。
“節儉”辦春晚不應該只限于春晚,從自律的角度來落實廣電總局“節儉”的要求,竊以為,我們不能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把“節儉”的精神貫穿于辦臺的全過程,在節目的“內涵”和“創意”上下功夫,這是辦好電視節目的出發點和歸宿。
現在,好電視劇都由幾家衛視聯合播出,地方衛視更可以聯合辦春晚;現在,熒屏上頻道很多好節目不多,對頻道資源進行合理地調整,值得主管部門思考。當然,好節目重播,優質資源再利用,這也是節儉辦電視的有效途徑。由於衛視和央視一樣,具有全覆蓋的傳播優勢,好節目各地都能收看,如何從燒錢競爭的無序狀態回歸到節儉辦電視的理性軌跡,更好地滿足廣大電視觀眾的文化需求,這個問題值得電視媒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