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飯裏瀰漫著什麼味

時間:2012-02-09 14:12   來源:羊城晚報

  鬧完元宵,華人的“年”才算真正過完了。雖説傳統佳節蘊涵豐富,又因各地民俗相異而形式多元,但“吃”都是重頭戲。在“美食之都”廣州,酒店的年夜飯歲歲爆滿,訂座不是提前幾日,而要提前數月乃至半年。據稱,今年元宵飯的火爆程度直逼年夜飯,老字號酒樓甚至於要排兩輪。從入年的年夜飯,到出年的元宵飯,過年總離不開隆重盛大的“吃”。

  “吃”乃生命的基本需求,但地球村裏,像中國人這般重視吃的,怕誰也難出其右。孔子曰,食、色,性也。孟子乾脆説,民以食為天。可見華夏之邦“吃”的文化源遠流長。曾幾何時,“吃了沒有”更是人不離口的禮貌用語。有人戲言,中國文化就是吃出來的。談生意要在酒桌上;工作是“飯碗”;發工資是“出糧”;連惹官非也是“吃官司”……總之,生活、工作、交際都離不了“吃”。

  昔日生活窘迫,“勒緊褲帶過日子”,唯逢年過節,才有大魚大肉,於是個個敞開肚皮饕餮,情有可原。但如今,溫飽無虞,人們卻依舊要在年假裏山吃海喝、暴飲暴食,麻煩就來了。有報道説,節後獻血被拒者比平時超一倍。有的地方,節後獻血一半人的血液不合格。為何?血液“油水”、酒精超標,吃喝惹出了禍。

  生活好了,沒理由不讓人吃好,但好的標準須是健康,若再提點檔次———吃得明白。譬如年年吃的湯圓與元宵,區別何在?恐怕沒幾個人講得清楚。人們都説“食在廣州”,但那些花樣繁多的美食佳肴,其來歷、淵源、典故,又有幾人道得明?筆者有次到成都出差,去吃當地特色小吃,服務員竟説廣州的美食徒有虛名,而無文化內涵,乍聞此言,頗有些不憤,但當人家送上每道菜,講故事般娓娓道來時,又不得不佩服當地美食裏的“文化含量”了。

  總之,擺脫了充饑果腹之慮,“吃”便有了講究,不管是平民百姓“食自己”,還是手中有點權的吃公帑,都需講飲食文明。就如此次春節,本市某位官人太太,家庭聚餐,卻要酒店開單位發票,明明涉嫌“公帑私用”,不僅無絲毫顧忌,還大打出手,結果被媒體捅出來,年未過完,就得勞紀檢部門的大駕。這年飯就吃得丟醜又鬧心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