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時間:2014-01-20 15:08   來源: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一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緊緊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突出強調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政策、新舉措,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為農業增産、農民富裕、農村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糧食生産“十連增”,農民收入“十連快”。剛剛過去的2013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穩中有進,全國糧食總産邁上1.2萬億斤新臺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農村改革向縱深推進,農村民生有新的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站在新起點,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轉型期,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困難挑戰增多。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尖銳;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更加緊迫;讓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跟上經濟社會結構變化步伐成為當務之急。問題倒逼改革。“三農”發展的諸多難題,依靠改革才能破解;農民群眾的新期盼,依靠改革才能實現。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要始終把改革作為根本動力。新一輪農村改革,針對的病根是城鄉二元結構體制,瞄準的目標是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把握的要義是城鄉統籌聯動,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一號文件”提出的改革措施既立足當前,也著眼長遠,重在為“三農”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當前的農村改革,要啃的都是“硬骨頭”,要打的都是“攻堅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要鼓勵探索創新,堅守底線,試點先行,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保障農民利益。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別,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許採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一號文件”吹響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集合號,我們要奮發進取,銳意創新,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迎接“三農”發展新的春天。(社論)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