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痛批能否遏制“大拆大建”

時間:2013-10-06 20:35   來源:新京報

  今年9月6日,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在昆明一次公開會議上,罕見地提出對昆明城市規劃建設的六點反思,認為昆明大拆大建等做法是對歷史文化的毀滅性打擊。放之全國,此舉實屬罕見。(10月3日《南方週末》)

  歷史文脈被割裂、大山大水格局被破壞、傳統建築被毀滅,歷史文化街區被淹沒……等等,這些話語因為説出了大家鬱積已久的心裏話,而引發了普遍共鳴。不過,從公眾輿論的反應看,也不乏擔憂之聲。

  一方面,“往者不可追”,經歷了最近十來年的“大拆大建”,昆明還能重現以往的特色和個性嗎?另一方面,從“東方日內瓦”到“西南橋頭堡”,再到近年的“春城無處不飛花”,昆明城市定位多年來的不斷搖擺,恰恰折射出權力話語不同階段的強勢表達,此番省委書記的痛批能否遏制“大拆大建”?會不會再度成為一次行政權力對城市規劃的形塑?

  這樣的擔憂並非多餘。事實上,這些年來,國內很多城市也強調“科學規劃”、“依法決策”等等説法,而在具體的行政過程中,則往往奉行權力意志,城市的建設往往會體現出地方官員的個性和偏好。官員強力推動固然會迅速改變城市面貌,但若決策失當,則會深刻影響城市的發展和走向。

  所以,城市規劃理念的改變,不能只靠官員本身,正如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強調的,應突出“法治”而非“人治”。

  具體而言,城市規劃和建設需要摒棄“長官意志”,城市規劃的制定,需要更加尊重市民的意見,廣泛傾聽各領域專家的建議和批評,城市規劃需要確立其法律的剛性,一旦地方人大審議通過後,它應不折不扣執行,任何修改變更規劃的行為,必須重啟民意徵集程式,並由地方人大審議通過才可執行。

  “法治”,才是遏制城市“大拆大建”的良藥,國外許多城市之所以能在城市高速發展同時,保留歷史文化風貌,關鍵就在於健全的民主程式,在這些城市,城市規劃一旦由民意機構審議通過,就是一項法律,任意改變規劃的行為,就是違法。

  城市不應該是權力意志之下可以隨意揉捏的模型,而應該首先是承載民眾休養生息的宜居之地。一味強調速度、強調規模,乃至於強調賣地生財,經營城市,則只能在“現代化”的語境中迷失。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在熱衷大拆大建之時,秦光榮的痛批,無疑為我們反思當下城市建設理念,提供了一個契機。□胡印斌(媒體人)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