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放到桌面上講

時間:2013-10-02 18:30   來源:解放日報

  “有話放到桌面上講”,首先要有一顆公心。無私才能無畏,無欲才能剛強,心底無私才能天地寬。只要我們把黨的原則,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不要怕“得罪人”,也不必擔心“穿小鞋”。

  還要堅持實事求是,講科學、據事實、有品質。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説話要有證據。主觀主義的批評,不要證據的亂放炮,往往釀成無原則糾紛,損害黨內的正常生活

  “有話要放到桌面上來講”,不是一般地説“君子坦蕩蕩,有話當面講”的做人風格,甚至也不是單單講“襟懷坦白、表裏如一”的從政作風,而是突出地強調要重新拿起、大膽使用、堅持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這是當前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核心舉措,也是促進黨風政風好轉,尤其是解決領導班子風氣問題的不二法門。

  對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本來我們並不陌生。這是我們黨一個最深厚的優良傳統,是黨最具活力的“生命要素”。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共産黨的獨特作風,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內政治生活的一個突出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這是因為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此從不懼怕批評與自我批評,敢於公開承認、修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所以説,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宗旨的體現,是黨性的保證。

  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又要來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呢?因為這個“祖傳法寶”,這個防身治病的武器,被不少同志丟掉了。一方面,從總體上看,黨內生活是正常的、健康的;另一方面,黨內生活庸俗化、同志關係功利化的問題也大量存在。有的同志不願批評、不敢批評,“好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盛行;有的同志奉行 “明哲保身”、不得罪人的處世哲學,“只栽花,不栽刺”;有的同志在重大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繞開走,“滑頭”得很、“圓熟”得很,等等。在不少班子中,批評與自我批評十分“難”,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志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即便是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民主生活會上,有的地方、有的單位還在搞“變味走調”,用“擦把臉”代替“洗洗澡”,用“哈哈鏡”來“照鏡子”,批評如雞毛撣子打屁股不痛不癢,自我批評成了自我表揚、自我擺功,相互批評成了互相吹捧、“增進感情”,甚至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最後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把“一團和氣”當成了“團結”,把庸俗作風當成了班子之間的“黏合劑”。正是從黨內政治生活的這個實際出發,強調“有話放到桌面上講”,重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是多麼具有現實針對性!

  “有話放到桌面上講”,首先要有一顆公心。我們説,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揭傷疤、戳痛處,要有一點勇氣,但現在為什麼普遍“不敢”?他也不是沒有意見、沒有看法,但是顧慮重重、不敢擔當。什麼顧慮呢?為人情所困、為關係所累,甚至為利益所惑,心有小算盤,時時“留後路”。這裡固然有從消極方面汲取過去黨內生活有過的“經驗教訓”的因素,但更是一己的私心雜念作怪。無私才能無畏,無欲才能剛強,心底無私才能天地寬。只要我們把黨的原則,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自有公道、自有是非,就不要怕“得罪人”,也不必擔心“穿小鞋”。當然,講公心還有一條,那就是批評也要“天下為公”,切忌從個人恩怨、一己得失、利害關係和遠近親疏來看事待人,來決定臧否。

  “有話放到桌面上講”,還要堅持實事求是,講科學、據事實、有品質。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説話要有證據。主觀主義的批評,不要證據的亂放炮,往往釀成無原則糾紛,損害黨內的正常生活。批評與自我批評,要用事實説話,既不誇大也不縮小,不糾纏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原則問題,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不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更不能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批評不是拍桌子、吹鬍子瞪眼,還是要與人為善、真心誠意,才能設身處地、推心置腹,才能精誠所至,使人臉上“火辣辣”,心裏卻“熱乎乎”。同時,對於聽取批評的同志,尤其是被批評的領導同志來説,要懂得任何批評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正確,不能過分地苛求批評、苛責批評者,要寬容大度聽得進別人的批評。哪怕只有一成正確也要從善如流、舉一反三,不能挑剔批評的語氣和態度,更不允許對敢於批評的同志“走著瞧”、秋後算賬,給人家下“套子”、穿“小鞋”。現在批評與自我批評難,主要是不能正確對待批評。在這一點上,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講民主、講黨性,要有胸懷、有“雅量”,聞過則喜以身作則,旗幟鮮明支援批評,使庸俗風氣得以掃除,使黨內政治生活得以健全、健康。(淩河)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