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臺下一種表現

時間:2013-09-16 13:54   來源:解放日報

  “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對領導幹部就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經得起檢查。這是檢驗對黨對群眾是否忠誠老實的重要參照係

  有一些缺點、犯一些小錯誤無可避免,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領導幹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致小缺點、小錯誤變成了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領導幹部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

  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幹部提出 “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的要求,自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君不見,有的領導幹部臺上説一套,臺下另做一套;臺上講話像領導幹部,臺下做事一塌糊塗;臺上高喊馬克思主義,臺下卻搞自由主義;臺上一本正經,臺下沒個正經。更有甚者,臺上喊反腐,臺下玩貪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領導幹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領導幹部只有率先垂范、做好榜樣,才能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凝聚起幹事業的智慧和力量。如果領導幹部好做“雙面人”,臺上臺下是兩種表現,言行相悖、表裏不一,又怎麼贏得群眾的尊敬和擁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乃此之謂也。失卻了形象,失去了威信,又何以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遑論在放眼未來中去實現開拓創新,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領導幹部不能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不僅有損自我人格,而且更玷污了黨和組織的形象。

  “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對領導幹部而言,其核心所在,就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經得起檢查。事實上,這也是檢驗領導幹部對黨是否忠誠老實、對群眾是否忠誠老實的重要參照係。“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我們的領導幹部務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並在建設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堅持“吾日三省吾身”、自覺接受監督上下功夫。

  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建設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是共産黨人不斷追求自我完善、不斷攀登事業和人生高峰的思想保證。建設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不僅要求我們加強學習,增強理論自信,堅定信仰和理想,而且要求我們富有強烈的事業心,把立説立行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工作和理想結合起來,把手中的工作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結合起來。事實上,只有當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有機統一起來的時候,才能為“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在困難面前保持住鬥志,在名利面前經得起考驗,在大是大非面前辨得清方向,爭做為民造福的榜樣、爭做幹事創業的榜樣、爭做清正廉潔的榜樣,保持共産黨員的純潔性和政治本色。

  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領導幹部也會有一些缺點、有時也會犯一些小錯誤。有一些缺點、犯一些小錯誤無可避免,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領導幹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致小缺點、小錯誤變成了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要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防微杜漸,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有同志提出,黨的領導幹部必須“以黨章為鏡、以群眾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以黨紀國法為鏡、以時代要求為鏡”,很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因為説到底,“照鏡子”首先就要通過對照黨章黨紀對共産黨員的角色規範和要求,對照人民群眾和時代發展對共産黨員的角色期待來審視我們的行為。在此過程中,領導幹部只有勇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自己做起,從當下改起,才能避免知行不一、臺上臺下不是一種表現的現象,時刻保持和維護共産黨人的良好形象。

  領導幹部認真履職、正確用權,自覺接受監督,既是保證領導幹部個人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又是促進一個地方和單位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保證黨的先進性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領導幹部只有把權力“關進籠子”,積極主動地置身於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之下,學會並適應在多重監督的環境下開展工作,自覺做到聞過則喜、即知即改,才能切實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

  一個自覺接受監督的領導幹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要以“進取之心”對待工作,以“謙虛之心”對待學習,以“敬畏之心”對待事業,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以“坦誠之心”對待群眾,以“自省之心”對待自己。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這既是監督的力量,也是領導幹部的內在自覺。(暢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