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要親自抓

時間:2013-09-06 13:52   來源:人民日報

  毛澤東同志曾經生動地講過,“現在高級領導同志,甚至中級領導同志都有一種感覺,沒有報紙便不好辦事。飯來了,報來了,他們有些人是先看報,後吃飯……假使每個縣上這樣的工作同志增加到十五人至二十人,那我們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

  近70年過去,在重視宣傳思想工作方面,我們的領導幹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幹部,是不是都具備了這樣的自覺呢?那些搞建設、促發展、抓“槍桿子”很有一套的一把手們,抓“筆桿子”是不是也有“幾把刷子”,要麼理論水準深厚、要麼筆頭過硬、要麼口才一流,不但能把道理講深講透,還能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表達,迅速和群眾打成一片呢?

  時代進步到今天,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性和複雜性大大超過以往。站在世界角度看中國,我們常常能夠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強大,光靠硬實力是不夠的。軟實力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氣神,養精聚氣凝神,與強身健體同樣重要。但具體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行業和單位,一些主要領導幹部就含糊了。不少人覺得,宣傳思想工作是“務虛”,是宣傳文化部門的事,自己點個頭、畫個圈、打打氣、給點經費就差不多了。還有一些同志,對意識形態工作不想抓、不會抓、不敢抓,覺得政治性太強、駕馭起來不易,不如集中精力先把經濟和民生搞上去,認為這才是“重實幹,不空談”的表現。這種一俊遮百醜的思想,更是要不得。

  我們中國共産黨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國的成立已經説明瞭;能不能搞建設搞發展,改革開放的推進也已經説明瞭;但能不能在日益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還需要一代代共産黨人繼續作出回答。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習近平同志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而做好這些,離不開黨委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從大視野綜觀大勢,下大決心整合資源,花大力氣“虛功實做”,親自過問親自抓,構建“大宣傳”的大格局。

  一把手忽視宣傳思想工作,教訓不少。有些地方的主要領導,視宣傳思想工作如“滅火隊”,決策前不通氣、決策中不讓宣傳部門知情,一遇突發事件,卻把擔子全都壓在宣傳部門身上,搞些不明所以的“授權發佈”,弄得新聞發言人左支右絀、捉襟見肘,效果自然不好。還有些領導幹部,雖然“重視”宣傳思想工作,但其實是只在意本地區本部門乃至本人的形象,把宣傳工作等同於領導新聞,他們常常違背傳播規律、不顧群眾感受,熱衷於搞塗脂抹粉、文過飾非的形象宣傳,喜歡別人給自己抬轎子,這樣的“重視”換來的,只是“皇帝的新裝”。在一些地方,選人用人不考慮能力、興趣和專長,只考慮資歷和所謂待遇,最後提起來的多是些不懂行的幹部,思想落伍守舊、滿腦子灌輸思維,張嘴就是外行話,怎麼可能擔當大任?

  早在1980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黨的領導機關要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新媒體時代,思想傳播的渠道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越是這樣,越要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在整個社會輿論領域的主導作用。各級黨委要把宣傳思想工作作為政治責任來抓,像重視經濟工作那樣重視宣傳思想工作,與經濟、社會建設一同研究部署和落實,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閱看本地區本部門主要媒體的內容,帶頭把住本地區本部門媒體的導向。在選人用人導向上,要把是不是重視宣傳思想工作,能不能做好宣傳思想工作,作為衡量一個領導幹部是否成熟、能否委以重任的重要標誌。

  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工作,歸根結底是全黨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有旁觀者心態。各級黨委和一把手率先垂范親自抓,才能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緊密配合、溝通協作,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本報評論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