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題字不是權力符咒

時間:2013-04-08 15:52   來源:廣州日報

  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甘肅省委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省級領導同志原則上不為地方、單位、各類風景名勝區、工程項目及商業活動等題詞、題字,不為出版物作序。(4月7日《蘭州晨報》)

  官員能不能在風景名勝區等地方題字的問題,我認為倒沒有必要不問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做到上不悖官意,下不逆民心。也許從書法誕生之日起,它就與名山大川、風景名勝結下不解之緣,多少文人墨客在河山勝景上留下墨寶,千古流傳;多少摩崖刻石書法如《泰山金剛經》般,成為後學範本。書法因風景而留存,風景因書法而增色,相得益彰,風雅流逸。

  自古以來,許多官員也是書法大家,甚至是巨匠,“瘦金書”之趙佶不提,王羲之、蘇東坡、王鐸等等的身份都是官員,都是名滿天下的書法巨擘。得到他們的墨跡,乃青山有幸。是故,官員不是不能題字。只是,題字要有前提:一是要夠水準,二是不為利。要説水準,恕我直言,官員書法能拿得出手的寥若晨星,大多數的書法水準不敢恭維,要在過去,也就是蒙學階段,橫平豎直尚且為難,“釘頭”、“鼠尾”照寫不誤。敝帚不知“自珍”,四處題匾刻石,不自量力。

  皆因官員手握公權,題字一旦牽扯到“潤筆”,便説不清道不明。而現實中,利益輸送恰恰是個別亂題字官員的“死穴”。索字與題字,很多時候化作一場雙方都心知肚明的遊戲。求字者,往往是老大粗,不懂也不關心其書法價值(甚至連專業一點的吹捧水準也沒有),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題字者,也明瞭對方衝什麼而來,“書法”不過是一個有文藝范的由頭,哪怕字寫得再醜,它也是一張充滿張力的“權力符咒”。你情我願,權錢轉換,醜字草就,謬種流傳。

  只要有水準、不為利,倒也不用介意題字者的官員身份。令人反感的,是那些把題字當權力符咒出賣的人。(連海平)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