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雙重戶口須落腳于問責

時間:2013-01-30 14:24   來源:大眾日報

  近日,陜西神木警方開展了對雙重戶口的清理整頓,公務員、企業老總、個體老闆等成為清查重點對象。據知情人士透露,神木前幾年戶籍管理比較松,花數萬元托關係,就能輕易辦理雙戶口,“富豪有多個戶口很正常”。(1月28日《新京報》)

  戶籍管理的失序,隨著多戶口與“房多多”的聯袂呈現,而逐漸浮出水面。“房姐”事件後,神木警方著手清理雙重戶口,不失為一種亡羊補牢。儘管醜聞豁開的公信力缺口,一時難以修復,但事後反思與整治至少是“看得見的補救”。將雙重戶口從戶籍秩序中剝離,也是對戶籍公平的兌現。

  清理雙重戶口,帶有糾偏色彩:雙重戶口踐踏了法律底線,蝕化了機會公平。依照《戶口登記條例》,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人一戶口”,是剛性的戶籍規約,也是資源配置、循序管理的重要依據。雙重戶口繞過制度紅線,變成某些人的尋租機會:擁有“雙戶口”待遇,意味著可享受戶籍上依附的醫保、福利等“額外紅利”;雙重戶口,也易成躲避監管的避風港,給了有些人肆意騰挪的餘地。它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對稱,也助長管理的混亂。

  雙重戶口,既然遊走于法規禁區,就該從嚴整飭。事後清查,固然重要,可將監管端口前置,在把關、審核等環節填補漏洞,不留盲區,更為關鍵。 

  本該縝密把關、嚴格審核的戶籍管理,為“房姐”們口子大開,這委實堪憂。它也將戶籍管理的“人格分裂”凸顯無遺:對百姓而言,它極其嚴格,這些年關於“異地高考”“醫保漫遊”等的討論,都跟戶籍沉疴緊密相關,它寄寓著平權化的訴求,也推動著戶改堅冰的融解;可對某些人來説,卻能憑藉暗箱操作,輕易搞定。

  戶口亂象,加劇著公眾的焦灼感。有序清理,不可或缺。可若只是對雙重戶口吊銷了事,而不剪斷背後的利益鏈,照樣無法抑止部分人的徇私衝動。公職人員玩轉潛規則,利益輸送,為尋租者開方便之門,為法律所不容。吊銷幾個戶口雖易,將“零容忍”訴諸責任追究的完善,卻考量著治理的堅實度。 要整頓多戶口,就必須將權責細化,進行“刨根問底”式的問責。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