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訪貧困村 多看困難戶

時間:2013-01-25 15:39   來源:人民日報

  到基層一線調研看什麼?

  長期以來有一個偏向,就是多去示範點富裕戶,多看漂亮光鮮的一面,多聽悅耳動聽的言詞。無論是調研者,還是陪同者,抑或是受訪者,基本形成一個電力學上的“回路”,資訊的迴圈傳導很流暢。偶有調研者打破這個“回路”,擺脫既定地點、既定路線、既定對象束縛,就搞得陪同者很緊張很汗顏,打破本身也成了人們樂道的新聞。這説到底,是調研的基本價值取向有偏差。

  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新聞記者,調研就是要看到最真實的狀態,獲得最現實的第一手資料。這就要求,陽光的一面要看,陽光的背面也要看;進步的一面要看,落後的一面也要看;看得見笑容,也看得到愁容;聽得見笑聲,也聽得到哭聲。但一些地方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藏拙示好”心理,只希望上級看到好的一面,只喜歡記者報道好的一面,認為這樣才能提振信心,給人以光明的精神和力量,反之,把不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就覺得臉上無光,還會被指責工作沒做好。這種認識偏差,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情況都像看到的、説到的、報道的那樣好。

  最近一段時間,中央領導同志的基層調研,給人以清風撲面之感,折射出調研的基本價值取向之變。從“到這裡就是要了解我國的真實貧困狀態,如能看到真貧就值了”,到問群眾有什麼“惱火事”、煩心事,再到提“多訪貧困村,多看困難戶”的唯一“特殊要求”,這樣的率先垂范表明,調研就是要更多地帶著問題去、奔著矛盾去、到貧困的地方去,做好聽“刺耳音”、吃“閉門羹”的準備,看最真實的狀態,聽最真切的心聲。有了這種價值取向,“遮羞墻”擋不住調研者的視線,“示範點”、“形象工程”遮蔽不了調研者的總體印象,調研者最終會“四面江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

  今日之神州,早已不是昔日積貧積弱的中國,許多方面的情況變得好起來了。在這樣的情勢下,我們當然還需要通過調研去汲取發達、先進、優秀等各層面的公共治理經驗,以啟迪和引領社會繼續向前、向上、向好。但我們也需要把關注的重心轉向貧窮、落後、灰暗、矛盾的一面,以及時發現公共治理各方面的問題、不足、缺陷、隱患,尋找解決之道。這種調研價值取向的變化,是在總體不錯的基礎上求解不好之因,在整體發展快的情況下“會診”發展慢之症,為的就是實現協調發展、共同進步。在相當意義上講,全面小康、現代化目標,乃至“中國夢”的品質與水準,不是僅用少數一流城市、發達地區衡量的,而是取決於我們能不能根本改變1.28億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根本改變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的貧窮落後面貌。

  多想想困難群眾,多想想貧困地區,我們在喜看經濟總量攀升時就多一份清醒,在滿眼城市繁華氣派之餘就多一些冷靜。多到落後的地方去,多切身感受困難家庭的憂苦,我們就能找到切合實際的扶貧治貧之道,決策也更有針對性和指向性。多為窮人家中客,少為大款座上賓;多做急民之困的實事,少做花上壘花的虛功,才有執政良心,才能贏得民心。(喬含山)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