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馬雲的道歉和承諾也是給公眾的

時間:2012-12-28 14:29   來源:燕趙晚報

  26日,在2012中國民營企業峰會上,浙商馬雲因為堵車遲到與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互相致歉,夏寶龍表示要在5年內治堵。(12月27日《長江商報》)

  堵車面前人人平等,即便你是鼎鼎大名的馬雲,面對堵車也是束手無策,只能面臨“被遲到”的尷尬。如果説馬雲因為堵車遲到而向其他與會者道歉是出於禮節和尊重,那麼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向馬雲表示道歉,並且坦承“交通堵塞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則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責任和擔當。

  堵車作為一種發作越來越頻繁的“城市病”,影響到的當然不止馬雲一個,而是千千萬萬市民。從這個角度來説,浙江省委書記表面上是針對馬雲一個人道歉,實際上也是對全體杭州市民,對所有來到杭州遭遇堵車者的道歉。省委書記的道歉可以看做是對馬雲道歉的禮節性回應,但其做出的承諾,卻不能是禮節性的,也不應該是禮節性的。

  正常情況下,開車從余杭區到市中心大約需要30分鐘時間,但是當天馬雲卻走了足足一個小時20分鐘。浙江省委書記承諾,5年之後,同樣的路程,只需要20分鐘。這也就意味著,5年之後走一段同樣的路程,將比現在正常的時間還要減少10分鐘。30分鐘和20分鐘,時間上只有10分鐘的差別,但是要爭取到這10分鐘,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出承諾是一種勇於承擔責任的體現,但是要履行承諾,卻不是一時衝動或者動動嘴巴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制定詳細可行的政策方針,推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方案,當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方案。從這個角度來説,馬雲與省委書記的對話,與名人有關,也無關。書記給馬雲一個人的道歉和承諾,其實也是給所有人的道歉和承諾。

  承諾是許給百姓的一個期待。而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這道世界性難題,顯然不能僅僅依靠一個簡單的單雙號禁行、一紙車輛限購公文。在這道難題面前,既需要城市管理者拿出非凡的管理智慧,同時更需要執政者能夠具備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如果沒有這樣的民本思維,或者是徒有理念而缺乏管理智慧,那麼現在的承諾,就將成為明天的空談,則政府的公信力就會不增反減,不加反損。(苑廣闊)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