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廠、田間地頭躍動著記者身影,版面螢幕、電波網路傳遞著百姓聲音。雖是隆冬時節,新聞戰線開展的“學習貫徹十八大”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依然有聲有色、熱潮涌動。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把黨的十八大描繪的新藍圖化為現實,需要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新聞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參與並記錄這一歷史進程。宣傳報道工作的品質高不高、成效大不大,就要看能否以激揚文字鼓舞幹部群眾士氣,以優良文風凝聚黨心民心。
改文風,重在轉變作風,多接地氣才能求真務實。作風是文風的基礎,文風是作風的體現。毛澤東同志説過:“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當脫離實際遠離百姓的記者,寫不出動人文章。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必須深入一線、實地調研,在路上心裏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裏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裏才會有感動,才能寫出深入淺出、入耳入心的好文章,肩負起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使命。
改文風,難在創新表達,多走訪基層才有源頭活水。空話連篇、誇張浮泛的不良文風,讀者生厭、群眾反感。改進新聞報道文風,關鍵是“説實話、説新話、説老百姓的話”。善於從群眾語言中汲取智慧,用更鮮活的事例展示十八大對中國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用更生動的報道呈現十八大精神在基層落實的時代新風,力避“長空假”,踐行“短實新”,讓群眾願意看、看得懂,願意聽、聽得進,宣傳報道就會不斷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寫出時代的篇章”。范長江真切感知人民困苦,才創作了力透紙背的《中國的西北角》。穆青深入蘭考田間地頭,才寫出了感動幾代人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新征程上,廣大新聞工作者發揚“走轉改”精神,落實“三貼近”要求,在“改文風”方面創新突破、奮發有為,就一定能書寫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