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大學生5/6改行,多可惜

時間:2012-08-14 12:5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著名醫改專家李玲稱,中國各級醫學院校每年招錄的醫學生約有60萬人,最後只有約10萬人能成為醫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費。另一方面,農村地區至少應配備全科醫生60萬名,但目前只有7.8萬人,實際缺口高達52萬人。(8月13日《中國青年報》)

  按照人口比,我國目前醫生還存在很大缺口。每年招錄約60萬名醫學生若能堅持下去,並且基本都能成為醫生,那麼醫生存在的巨大缺口將會逐步得到緩解。但是,每年招錄醫學生約60萬人,最後只有約10萬人能夠成為醫生,這不僅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費,而且也不利於解決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的看病難。

  大批醫學生學成之後轉行,雖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還是醫生培養體系落伍,人才使用體系缺乏激勵動力。因此,最為緊迫的還是對醫生培養體系和使用體系進行“大改”,為轉行者正確導航,使之能與培養目標接軌。

  我國目前醫學生學制一般分為5年制本科、7年制本碩連讀和8年制本碩博連讀三種,但壓縮臨床實習環節成為一種通病。特別是近年來的擴招更是加重了臨床實習醫院的嚴重不足、有責任心的醫生“師傅”越來越少等尷尬。學校想盡辦法往現有的實習醫院“塞人”,但真正能夠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卻少之又少,眾多實習生實習成為打雜,無法學到臨床經驗。因為“學不到真東西”,一部分醫學生把一年實習期當成復習考研、準備轉行的緩衝期;另一部分“堅守者”只能在走上醫生崗位後才得以完成尚未完成的實習,這無疑延緩了成長時間。

  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底,我國衛生技術人員共為620.3萬人,其中,約2萬家各級醫院佔了370.6萬人,超過7萬個社區衛生站和鄉鎮衛生院合計不足200萬人。到2011年年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共為112.6萬人,但卻要服務66萬多個村衛生室,可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是何等缺乏。假如每年50萬醫學生不轉行,能夠到社區衛生站和鄉鎮衛生院從業,不僅可以解決就業問題,緩解基層和農村群眾就醫難,而且也能學有所用。

  對醫生培養和使用體系進行“大改”,為擬轉行的醫學生正確導航,激勵和鼓勵他們到鄉村和社區,則是一條便捷的道路。目前的問題是,許多醫學生寧肯在大中城市扎堆,哪怕學非所用,甚至放棄專業轉行,也不肯改變觀念到鄉村和社區當醫生,這很值得反思。假如社區衛生站和鄉鎮衛生院能夠為其提供優惠條件,像對待大學生村官一樣對待他們,想必許多醫學生就不會轉行,把鄉村和社區作為從業首選。因此,地方需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醫學生到他們那裏從業。不僅要保證其有體面的工資待遇,還要為其培養、深造、職稱評聘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鄉村和社區醫院思賢若渴,能夠留得住人才,醫學生到了那裏同樣可以一展身手,國家每年培養約60萬醫學生才有實際意義。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