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延長退休年齡背後的公平問題

時間:2012-07-04 13:39   來源:中國青年網

  7月1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討會在京召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並每兩年延長1歲退休年齡。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昨日,本報聯合大渝網就“退休年齡延至65歲”話題進行了調查,截至21:30,超過9成網友反對退休年齡延至65歲(2012年07月03日《重慶商報》)。

  延長退休年齡的話題,幾起幾浮,仍在爭論。而引發爭論的焦點就在於:延長退休年齡為的是啥?利與弊如何?從有關部門和有關專家的説法來看,主要是因為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想以此緩解老齡化問題。據悉,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將從2010年的9.7億減少到2050年的8.7億。而民間認為延遲退休是為了緩解我國養老金存在的巨大缺口。不久前,有關機構發佈報告指出,到2013年,養老金的缺口將達18.3萬億元。一個政策兩種看法,本身就是因為各自站在不同角度,實質上算的都是利益賬。

  顯然,用延長退休年齡來緩解老齡化問題,吃虧的是退休職工。從應聘崗位看,65歲的員工顯然不具優勢,能不能上崗都存疑,沒崗何談薪酬?更關鍵的是,還要多掏五年的保險費,豈不是一槍倆眼?而願意延長退休年齡的,只有吃皇糧的公務事業人員,因為他們由財政包養,不用繳保費,且養老待遇數倍于企業職工。所以,爭論的話題實質上是延長退休年齡背後的利益與公平賬怎麼算。

  養老金存在的巨大缺口,是繞不開的問題。面打籮裏轉。想靠延遲退休年齡填補養老金缺口,只是權宜之計,短期行為,因為不公平而帶來徵繳難,更關鍵的是早晚還將出現缺口,形成惡性迴圈。公眾的觀點一直認為,破除養老“雙軌制”才是應對養老金缺口的根本癥結所在。

  重慶超過9成網友反對退休年齡延至65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個結果表明,延長退休年齡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加減法算數題,而是關係到不同群體利益與公正的民生課題。只有滿足於不同身份職工的利益,使政策趨向公平,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才會一拍即合,得到廣泛擁護。 (文/董宏達)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