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支出“畸高”下當思“剎輪”

時間:2012-06-29 10:09   來源:人民網

  據6月28日《南方日報》報道,近日,廣東省廣州市對外經貿局、國資委、發改委等部門陸續曬出了“三公”賬本。據初步統計,截止6月26日,41個市級部門中已有27個向公眾曬出“三公”賬本,仍有14個部門暫未行動。記者盤點部分“三公”賬本發現,公車支出畸高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實。

  一個“車輪子”,牽涉到的爭議問題不少,關係到的是廉政大事,維繫的是黨風政風,在此問題上,我們絲毫不可鬆懈。廣州市的“三公”公開中,公車支出畸高問題就引人注目:該市五個部門公車開支均超千萬元,有的部門公務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竟高達4795萬元。有專家表示,從如今的公車支出數據來看,還要拿出明確的公車削減計劃、制定具體的公車更新標準等,才能將不合理的公車支出降下來。

  “剎輪”揚正氣,樹正風,倡廉政。而面對公車之“病”,唯有重拳與猛藥才可治“頑疾”,才可見實效——如果在“車輪子”上拿不出有力的措施,“剎”不住“腐敗”或者是“奢侈”之輪,則將會讓公車的爭議愈演愈烈,會讓公車的不正之風繼續滋長,會讓公車繼續成為民眾的公敵,會讓公車繼續損害公信力。

  治“公車”之病,需找準病根,對症下藥。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表示,公車費用佔三公開支比例較大是普遍現象,根源在於公車公用存在著隨意濫用的情況,“公家車反正兜幾個圈都無所謂”,而且公私兼用的現象也較為普遍,他認為,從目前公佈的“三公”賬本看,公車改革需要突破,廣州到了可以全面推開公車改革的階段。而我們在廣州此次公佈的“三公”開支中發現,廣州國資委公務用車購置費、廣州市司法局因公出國(境)經費兩個“零支出”則是諸多賬本中的一大亮點——看來,“公車”之病並非“絕症”,只要措施得力,仍可有力的“剎停”。因此,狠抓公車經費廉潔運作指數,加強公車的管理與監督,強化問責制度落實等,可使一個“車輪子”的改革取得成效。

  公車支出“畸高”下當思“剎輪”。公車其實是映照政府形象的一面鏡子,讓財政的每一分錢都勤儉與廉潔地運作,讓公車的每一個輪子都在陽光與透明中“行進”,政府責無旁貸。當我們以有力的措施管好“一輛公車”、“一桶油”等民眾關注的熱點,以有力的措施整治因車而生的“腐敗”或者是“奢侈”之風,才能夠以良好的形象與優良的黨風取信於民,才能夠以節儉簡樸的清風正氣贏得民心、贏得讚譽。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