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民工吃飯”釋放善的力量

時間:2012-06-01 13:02   來源:法制日報

  5月30日,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裏在其個人微博上,公佈了自己手機號碼,表示“希望大家多支援監督”。據報道,5月27日晚,陳裏還與8名農民工一起吃飯。陳裏表示,既然開了微博,就應該內心坦蕩,經得住網友質疑,並稱網友質疑都是善意的(5月31日《新京報》)。

  當“禁止民工在此用餐”刺痛公眾敏感神經之際,“約民工吃飯”撫慰了大眾受傷的心。領導幹部實名微博並不是新鮮事,但有的官員微博不小心暴露出“隱私”,弄得自己很被動、很難堪;有的官員微博成為“親民橋”與“連心鎖”,彰顯微博大義。陳裏“約民工吃飯”並且踐行,讓他收穫“難忘的一個夜晚”——知道農民工在想什麼、做什麼等;也實現了“三農問題學者”陳裏的價值。吃飯是手段,交流是目的;吃飯是紐帶,架起官民“鵲橋”是目的。這些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微博“約民工吃飯”釋放善的力量,網路時代提供了釋放善的通途。時下,官民交流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網路時代的便捷與互動。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網路是個陽關道,尤其是“網路問政”漸成趨勢與潮流。網路上流淌著“善的血液”,流淌著“民主的細胞”,流淌著“和諧的元素”。這種形式有其獨具的優勢,也存自身無法克服的劣勢。其劣勢主要表現在,完全依賴於網路的官民交流,而放棄原有的交流途徑,就會潛伏“脫離群眾”的隱患。更何況,網路民意不能十全十美地代表社會民意。作為官員,帶著誠意與老百姓零距離交流不能少。

  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機關的公務員走上街頭,開展便民利民志願服務。在深圳華強北商業街上,公務員免費擦鞋服務人氣很旺,一名公務員稱擦鞋服務可以方便和市民交流,更貼心。

  2011年2月2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線上交流。溫家寶總理説:我以為,交心、談心比內容更重要。只有群眾和政府永遠心連心,永遠保持密切聯繫,我們的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就黨群、幹群關係來講,身心的“零距離”才能心連心、心貼心。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網路中來,到網路外去。網路時代,我們不能成為“網路控”,不能“唯網路”。過去聯繫群眾的傳統而有效的方式不能丟,“喜新厭舊”不足取。當然,我們不能固守傳統模式、墨守成規,理應與時俱進,創新聯繫群眾、貼近群眾的方式方法。公安廳副廳長微博發出邀請,請農民工吃飯,發揮了網路的“號召力”與透明度,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親民、善政是人民政府及其官員的“職業操守”與公僕情懷,唯有凝聚“微力量”,釋放“善力量”,方能達成。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