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民眾“缺”太多 民進黨當局太缺“德”!

2023-12-14 10: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出爐,排名前二的分別為“缺”和“蛋”兩字,碰巧對應2023上半年島內缺蛋問題。圖為臺灣民眾排隊買雞蛋畫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7日公佈結果,“缺”字以第一高票獲選。連日來,該話題在臺灣社會引發極大關注和熱烈討論。島內輿論指出,“缺”字當選凸顯了民進黨執政不力的結果,完整反映出臺灣民眾的無奈心聲。還有觀點説,與臺灣民眾各種“缺”形成對比的是民進黨當局的“什麼都不缺”,他們唯一缺的就是“德”。
  “缺”字成為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並不意外,因為島內民眾是切身感受到了生活上的各種不足,企業界也面臨著諸多影響經營的缺失,進而導致一些投資只能處於觀望狀態。當然,“缺”不只是2023年臺灣社會才面臨的問題,也貫穿了整個民進黨執政時期。從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等“五缺”,到2023年添加的缺蛋、缺藥,以及島內民眾越來越強烈的缺安全感,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到八年時間,已經給臺灣社會積攢了“八缺”
  “缺”由桃園市長張善政推薦,他本人解釋通膨嚴重,房價節節攀升,加上今年缺蛋、近年來缺電問題以及工安意外導致民眾缺乏安全感,才會推薦“缺”字。而位列第二名的“蛋”字,也引發島內民眾強烈共鳴。今年島內出現缺蛋亂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還爆發“進口毒蛋”事件。而2022年和2021年,島內民眾分別飽受缺電和缺水的苦楚。
  臺媒指出,在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雞蛋等民生領域,也爆發物資短缺和食安管控危機,凸顯農業部門的炒短線失職。連最基本的食安要求,民進黨當局都處理得零零落落,如此缺德,讓選民如何信賴民進黨?
  然而,對於島記憶體在的“八缺”問題,執政的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任何反思,還把“缺德”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對於“缺”字獲選為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臺農業主管部門代理負責人陳駿季8日聲稱,只是剛好選到這個字,“蛋”是代表破殼的期待,而“缺”是缺正義的聲音支援農業部門。臺灣網友諷刺,若從農業部門的立場角度來看,今年年度字就無疑應是“恥”字!
  顯而易見,儘管每年島內民眾感受到的“缺”都在發生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民進黨當局的態度,他們始終是敷衍了事、欺騙民眾、推卸責任。中國國民黨2024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柏翰表示,民進黨執政下,人民真正最缺的,恐怕就是好日子及政黨輪替。臺灣《聯合報》以“代表字缺、蛋、詐 切中人民的痛”為題發文,稱三字精準隱喻臺灣今年社會議題。無獨有偶,島內有機構日前統計2020年以來前十大民怨事件,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民生領域,“缺蛋與進口雞蛋爭議”和“513大停電與能源議題”均榜上有名。
  “缺”字是島內民眾自發投票選出的,它反映的是臺灣民眾對整個社會的不滿與擔憂。“今年臺灣缺電、缺雞蛋,但缺什麼民進黨賺什麼”,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10日表示,今年還有屏東消防員殉職和臺南殺警案等,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就是因為相關的預算不夠,但民進黨成立的所謂“數位發展部”花了200億元新台幣預算,只看到他們養網軍。
  臺灣社會目前的“缺”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亂源正是民進黨當局為謀取一己私利,只顧政治惡鬥,罔顧民生需求。無論是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還是十大民怨事件,都真實反映出臺灣老百姓對於民進黨執政的不滿和心情之糟糕。正如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所説,天地之間有桿秤,秤砣就是老百姓。民進黨當局為了政治私利,罔顧民生需求和民眾福祉,必然會引起臺灣民眾的反感和唾棄。(文/郭大路)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