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傑出畫家林智信《芬芳寶島》畫展杭州展出

2016-06-17 13: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林智信《芬芳寶島》畫展杭州展出

  林智信《芬芳寶島》畫展杭州展出。(圖片來源:杭州臺辦)

  台灣網6月17日杭州訊 藝術,是爛漫的初衷,也是莊嚴的誓約。當綻放的筆觸遇到濃郁的色彩,當返璞的渴望融入盪漾的心靈,於是成就了林智信畫筆下的《芬芳寶島》。

  林智信先生是臺灣傑出畫家,早年擅長木刻版畫,年深歲長後,復歸自然,懷念物資雖然匱乏,民風卻是淳樸可愛的五十年代臺灣農業生活,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平靜生活追慕不已。

  都道大墨之畫難得形似,纖毫之間難得傳神,然而林智信相信,畫有情趣,血肉有靈,畫中能得內涵神韻,便是最高的藝術精神。他從1989年起萌生創作巨幅油畫記錄臺灣的意念,卻不敢莽撞動筆。此後18年間輾轉臺灣各地寫生,並對油畫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學習和研究。2007年,林智信先生感到內心“真”意已至,“真實的感受、真率的觸筆、真我的情致”已然醞釀豐滿,於是起筆創作,前後花了7年時間,于2014年7月完成《芬芳寶島》這幅鴻篇巨制。

  《芬芳寶島》由102幅4尺8尺大小的畫幅相連而成,全卷長達826尺,全景展現了北起基隆嶼,南至恒春半島的臺灣風情。畫作從醞釀到完成,經歷了25個年頭、9000多個日子,全面反映了臺灣五十年代的人文地理、民間習俗和生活意向,倣如史詩般壯麗遼闊,堪稱劃時代的大手筆創作。畫中,但見廣闊翠綠的鄉野裏,有紅瓦厝及三合院點綴其間。放眼眺望,阡陌縱橫的田坂上,處處有牛只與農夫們勤耕細種。白天,時而雞啼狗吠,時而市井攤商吆喝;黃昏之際,瓦厝屋頂炊煙嫋嫋。歲月的流痕,古樸的日子,和著時光交融迴旋著,喚起大家心底涌動的鄉土情愫和皈依自然的渴求。

  林智信先生的《芬芳寶島》油畫展由杭州連橫紀念館和臺灣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展覽將於2016年6月2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間在連橫紀念館展出。

  連橫紀念館作為大陸目前唯一的臺灣主題紀念館,一直致力於引進和介紹最優秀的臺灣文化和訊息。本次展覽中,主辦方精心選取了《芬芳寶島》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36幅反映臺北、南投、嘉義、高雄、左營等地風土人情的油畫原作,分別在館內的三個展廳同時展出。讓我們跟隨林智信先生的眼睛和畫筆,穿越世紀、行腳臺灣、看盡繽紛的色彩容顏。(台灣網、杭州市臺辦、杭州連橫紀念館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