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媽祖巡安保平安 浙臺兩鎮兩鄉彩船隨巡共祈福

2012-09-17 08: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隨著7月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正式揭牌,標誌著象山實施海洋經濟戰略和對臺交流合作邁入了一個新臺階。在第十五屆中國開漁節上,媽祖文化作為一條兩岸人民牽扯不斷的紐帶,實現了對臺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在今年開漁節,除媽祖巡安保平安外,作為對臺經貿合作區重點區域的兩鎮兩鄉也派出了4艘彩船巡遊共祈福。

  9月15日晚,隨著三顆耀眼的信號彈劃破月色朦朧的石浦港夜空,停泊在四平方公里核心港區的1500艘大馬力鋼質漁輪突然齊放船燈,同時,港區邊焰火升空,火樹銀花,作為第十五屆中國開漁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浦港媽祖巡安儀式再現了海洋文化風情。

  15日下午5時許,在數千漁民的護送下,媽祖娘娘和臺東如意娘娘、漁山如意娘娘、保生大帝、廣澤尊王、池府王爺等五尊媽祖娘娘在神界的兄弟姐妹從東門碼頭上船。岸上的漁民神情莊重地步入祭祀區,供奉祭品,焚香跪拜,儀態至誠。

  當晚6點半,1500艘大馬力鋼質漁輪靜候漁區。“媽祖巡安”、“安瀾賜福”、“一帆風順”、“魚蝦滿艙”……每艘漁船都各具特色,各有主題。數萬群眾聚集在石浦港,人流如潮。當耀眼的信號彈劃破天空時,由10艘船組成的媽祖巡安隊伍,徐徐從東門方向駛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艘艘各具特色的巡安漁船上,或舞漁燈,或敲船鼓,船上的人,身著漁家服裝頻頻向岸上招手示意;已在岸上等候許久,由東門漁村30余位船老大妻子組成的漁鼓隊,立即揮舞雙臂,演奏起迎接巡安隊伍的歡快鼓樂,表達了漁家對漁業豐收的期盼。

  船隊在石浦港巡安兩圈,始終與岸上觀眾互動。主體隊伍經過後,海上舞臺開始放焰火,美麗的煙花頓時綻放在天空,倒映在海裏,讓人眼花繚亂。這時,觀眾的歡呼聲響成一片,把巡安活動推向高潮。

  如今的開漁節早已名揚海內外。現場的一位來自臺灣的遊客説:“臺灣的漁民也有媽祖巡遊活動,但規模遠遠比不上這兒大,看到這樣多的現代漁輪,這樣豪放的漁家漢子,和這樣具有魅力的文化習俗,我只有一句話——祝象山的漁家好漢滿載而歸。”

  據介紹,“媽祖文化”生成于“漢文化圈”農耕社會的沿海地區,以福建莆田為中心。過去的媽祖巡安活動,主要寄託了出海漁民對平安歸來的希望,如今,逐漸成為反映中華漁文化的一個載體。作為歷史悠久的漁港古鎮,石浦的媽祖文化也是由來已久,漁民在出海之前都要向媽祖祈福,以求平安豐收。(何蔣勇)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