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不老騎士”騎車來舟山 萬里騎行 善緣廣結

2012-05-03 15:50:00
來源:浙江線上
字號

  浙江線上04月26日訊 58歲的臺灣自行車運動愛好者林賦茂和同伴近日騎車來到舟山,他們打算在兩年內分兩次完成環中國大陸騎行。

  4月24日晚8點,在沈家門沁和茶館青磚木檐的茶室裏,記者見到了傳説中的兩位臺灣“不老騎士”。今年58歲的林賦茂講起話來目光炯炯有神,而坐在一旁的蔡正勝老人戴著一副眼鏡,言語間透露著斯文謙和。

  林賦茂並不是第一次來大陸騎行,2010年他就騎單車完成了從西安到喀什的“絲綢之路行”和金門、馬祖、澎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小三通行”。而這次他定下了更大的目標:在兩年內完成環大陸行。

  60歲的蔡正勝與林賦茂是多年的騎行好友,早年蔡正勝曾遭遇一場空難左半邊身體受傷,在醫院治療多年仍阻止不了肌肉萎縮,10年前他通過騎單車的方式進行康復鍛鍊,每天騎單車上下班,週末騎行100多公里,現在身體已基本康復。為完成騎單車環中國行的夙願,他向公司請了5個月的假。

  捧著觀音像和媽祖像登上普陀山

  在臺灣時,兩位騎士就已將舟山作為他們環大陸騎行的重要一站,為此林賦茂還在“中國騎遊網”上搜尋舟山車友,看到了舟山93-Bike單車俱樂部“小天哥”上傳的照片,他就與“小天哥”取得了聯繫。 4月22日晚,“小天哥”和其他車友在定海鴨蛋山碼頭接到了這兩位“不老騎士”。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登上普陀山。林賦茂説:“在完成了絲綢之路和小三通騎行之後,我在觀世音菩薩前許了個願,我沒辦法為你蓋大廟,沒辦法做大的施捨,那我至少可以做到一點,我走到哪,就帶你到哪。我要去普陀山,就帶你回普陀山。 ”林賦茂從小在佛教文化的熏陶中長大,對觀世音菩薩有虔誠的信仰。在他的信仰中,“菩薩就相當於是無形的父母,當你有形的父母沒了之後,你就會去尋找心中無形的父母。 ”

  林賦茂從臺灣寺廟請來一尊觀音菩薩塑像,蔡正勝則請了一尊媽祖娘娘塑像,他們一路騎過來都帶著兩尊塑像。蔡正勝説:“大概還沒有人騎著腳踏車,帶著兩尊塑像走一萬公里的路。 ”

  上普陀山的時候,他們用布將兩尊塑像挂在脖子上捧在胸前。參拜了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一路爬上了佛頂山。這是他們第一次來普陀山,林賦茂感慨尤深:“一整天都下著毛毛雨,但是我們衣服卻沒有淋濕,這是菩薩在灑甘露,今天我圓了這個夙願,了卻了一段緣。 ”

  萬里騎行,善緣廣結

  兩位“不老騎士”于4月15日從臺灣坐船抵達福建馬尾,然後一路北上浙江。講起這一路上的騎行經歷,兩人是滔滔不絕,他們碰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對那些素不相識的大陸朋友給他們的幫助印象深刻,蔡正勝説:“我最大的感動是收穫了一路友誼。 ”

  兩位“不老騎士”抵達大陸的第一頓飯,是在福建一位保安家裏吃的。他們在丹陽鎮移動營業廳辦手機卡,在等待中與該營業廳的保安閒聊了一會兒,保安得知他們情況後,一定要拉他們去自己家裏吃頓飯。那個保安叫李宗財,這個名字他們不會忘記。

  途經臺州,一位同伴的車子出了問題,他們問路人哪有修理店,當地一位中年男子騎著摩托車把他們帶到了自行車專修店,等他們回頭要表示感謝時,那摩托車早已騎遠。而在等待修車的過程中,蔡正勝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剛買了新車還不會騎,他就上前用他在臺灣教孩子騎車的方法教她,蔡正勝弓著腰,扶著她的車子,講著動作要領,等他們車修好要離開的時候,小女孩已經差不多會騎了。

  而此行來到舟山,他們受到了“小天哥”“那豆”“山山”等舟山車友的熱情招待,請他們吃舟山海鮮、安排酒店、作嚮導,樣樣安排得很週到。他們在沈家門夜排檔吃到了蔥油紅膏蟹、鹹菜小黃魚、水煮富貴蝦、海瓜子、海螺、海鮮炒米線等特色菜。林賦茂開心得像個孩子:“我還學會了剝富貴蝦。 ”“在舟山是我們幾天來吃得最好的一次。 ”蔡正勝補充道。

  在兩位臺灣“不老騎士”眼中的舟山是什麼樣的呢?“來到舟山才知道,這裡是一個宜居的地方,很乾淨。 ”林賦茂説,“更重要的一點是舟山人很有素質,我們一路上沒有碰到逆行的車,而在來舟山之前的一路上,逆行的摩托車、轎車甚至大巴車都有碰到過,我們騎行對這一點感受最深。 ”

  他們非常感謝舟山車友的熱情招待,並邀請“小天哥”等舟山車友到臺灣島騎行。“小天哥”説,他們今年也有去環青海湖的騎行計劃,大家期待著夏天在青海湖邊能夠再次相聚。

  兩位“不老騎士”下站將抵達寧波,之後將計劃途經上海、北京、內蒙、蘭州、黑龍江、甘肅,最後到達青海湖,總里程約1.2萬公里,預計耗時四五個月,完成他們環中國行的一半行程。明年,他們將從福建廈門出發,途經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穿越天山抵達新疆,完成他們的整個環大陸行。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