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已成義烏第一進口地

2010-11-09 08:32:00
來源:金華日報
字號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只有一個多月,義烏已為臺灣準備了一齣又一齣經貿好戲。

  光在本屆森博會上,組委會就專門設立了臺灣館日和臺灣參展商座談會等。

  “兩岸林業經貿合作是本屆森博會的重要主題之一。省政府、省林業廳和省臺辦就將森博會當做今年兩岸交流的重要活動予以關注。”省林業廳廳長樓國華説。

  臺灣:義烏第一進口地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在義經商辦廠的臺商已有2000多人。

  臺北進出口公會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臺商赴大陸投資,“落腳”的第一選擇是長三角,共有24座城市被列入臺商投資首選之地,其中就有義烏。

  兩岸經貿關係利好消息影響著義烏。當地外貿部門透露,目前,臺灣已成為義烏第一進口地。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出口義烏超30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出口産品排在首位的是“初級形狀的塑膠製品”。

  義烏為臺商發展布陣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義烏著力為臺商發展布陣,已在國際商貿城和農貿城設立了“臺灣館”和“浙江省臺灣農副産品展銷中心”。

  

  今年4月,在省林業廳組織下,義烏市委副書記陳秀仙等前往臺灣推介森博會,受到了臺灣農林協會及企業負責人歡迎。

  

  6月12日,省長呂祖善訪問臺灣時,森博會組委會與南投縣農會簽訂了《南投縣森林産品赴義烏森博會展示展銷合作協議》。

  在本屆森博會上,有近200家臺灣企業參展,展位數400個,參展企業和展位數量均比去年翻了一番。參展産品均為臺灣精深加工農林産品,包括金門高粱酒、南投高山茶、鳳梨酥等。

  在臺灣館日活動中,陳秀仙説,森博會要讓臺灣館成為臺灣産品進軍大陸市場的一個跳板。

  

  兩年前,參展臺商高鑫富跟著義烏臺商會會長林正雄,在義烏和臺灣之間做起工藝品生意。

  義博會期間,他又跟林正雄一起在義烏農貿城中國名優特産品中心設立了“臺灣館”,從事金門高粱酒的銷售。

  

  昨日,他正在臺灣館招待來自江蘇南通和溫州的客戶。他們都是通過森博會找到他洽談合作的。

  “除了國內的客戶,通過義烏,我們已將産品銷往泰國和菲律賓等地。”高鑫富説。

   ECFA時代的義烏

  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的規定,兩岸將對數百種進出口産品降稅,兩年內實現零關稅,這對本來就與臺灣經貿往來十分密切的義烏來説,意義深遠。

  “簽署ECFA後,我們的産品進入義烏會更便捷,也會降低經營成本,可以讓利消費者。”高鑫富説。

  據媒體報道,地處浙江中南黃金海岸線中部的大麥嶼港,是臺州玉環的港口,去年夏天相繼啟動大麥嶼至臺灣基隆貨運、客運首航,在全省率先實現對臺客運直航。

  今年7月初,大麥嶼港至基隆港的“中遠之星”客滾輪定期航班正式開通,浙江大麥嶼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國良等人專門來到義烏洽談合作事宜。

  11月2日上午10點,臺灣 “安達號”船舶緩緩靠泊溫州蒼南縣霞關對臺小額貿易海關監管碼頭,早已等候在旁的海關關員立即上前為其辦理進境船舶監管手續,標誌著蒼南霞關對臺小額貿易航線試航成功,成為杭州海關轄區內繼臺州椒江、玉環、溫嶺後,第四個正式開通的對臺小額貿易點。

  大麥嶼港、蒼南霞關對臺航線開通,義烏和臺灣的經濟圈範圍也隨之逐步縮少。

  目前,臺商在義烏投資集中于商貿服務業和製造業。臺北進出口公會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儘管臺商還是將長三角作為投資首選之地,但由於市場飽和度和能源制約等原因,他們的足跡已開始北移,江蘇、深圳、上海一帶已有不少臺商北上天津等地了解投資環境。

  義烏應該抓住ECFA機遇,努力拓展臺商在義烏的發展空間。這正如省長呂祖善在“2010台灣?浙江經貿文化合作論壇”上所説,除了商貿服務業和製造業,義烏還可以在金融、教育、文化等多方面與臺灣進行交流合作。

[責任編輯:吳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