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真幫實扶顯真情 真抓實幹促脫貧——雲南省委臺辦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2020-12-22 22:37:00
來源:雲南省委臺辦
字號


  2020年省級及駐滇單位定點扶貧墨江縣工作聯席會議現場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雅邑村距離縣城48公里,面積22.9平方公里,共有21個村民小組、530戶2513人,2014年有建檔立卡戶262戶1076人。2015年8月,雲南省委臺辦定點扶貧雅邑村。五年來,雲南省委臺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堅持“雅邑所需、臺辦所能”,舉全辦之力,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持續用心用情用力,扶真貧、真扶貧,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省直機關定點扶貧考核中,雲南省委臺辦連續多年被評為 “好”。2016年,雅邑村順利退出貧困村系列,2020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出列,實現高品質脫貧。

  雲南省委臺辦主任王忠(右二)深入雅邑富科生豬養殖場調研扶貧工作
  著力強化組織領導  扛起政治責任
  墨江縣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雅邑村是全縣144個貧困村之一,山高、坡陡、路險,是典型的高山哈尼村寨,長期處於貧困“洼地”,脫貧難度大。
  面對難啃的“硬骨頭”,雲南省委臺辦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始終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與對臺工作一體研究、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處室負責同志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機關黨委,構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其餘領導配合抓、機關黨委具體抓、全辦上下共同幫扶的良好工作格局。辦領導班子成員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年至少兩次以上深入雅邑村專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走訪慰問貧困戶,與基層幹部群眾座談交流,看望駐村扶貧隊員,詳細了解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基層黨建等情況,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
  作為省直機關定點扶貧墨江縣牽頭單位,雲南省委臺辦認真履行牽頭責任,每年至少牽頭召開一次定點扶貧單位聯席會,邀請省直有關行業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指導,分析脫貧攻堅形勢,交流經驗做法,協商解決墨江縣脫貧攻堅面臨的困難問題,統籌謀劃定點扶貧工作,確保脫貧攻堅“一盤棋”。
  著力強化對接協調  築牢脫貧根基
  雅邑村基礎設施薄弱,産業“小散弱”,組織化程度低,長期制約了全村的發展。為補齊短板弱項,雲南省委臺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引進項目資金800萬元,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優勢産業,為雅邑村脫貧出列築牢堅實的物質基礎。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設施滯後是制約雅邑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2019年以前,全村大部分道路為土路、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極為不便。2019年,雲南省委臺辦協調專項資金300萬元,修建了一條9.1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把周邊6個村、1600余戶7000余人與外面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大大方便了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增強了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當地幹部群眾高興地把這條路稱作“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 
  針對雅邑村産業現狀,雲南省臺辦指導幫助雅邑村通過“支部+大戶+農戶”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種養殖大戶示範引領作用,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做優做強生豬、茶葉等産業,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撐。2016年,協調投入200萬元,引進豬仔1836頭,改造豬廄36個432平方米,建造母豬産床10套,覆蓋全村239戶1018人,戶凈增純收入5267元,每人平均凈增收入1239元。2018年,協調投入260萬元,支援當地生豬養殖大戶建設年出欄近萬頭豬仔的半自動化生豬養殖場。養殖場與1144戶生豬養殖戶建立了利益連結機制,在豬仔、飼料、技術、銷售等方面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支援,同時,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增加15萬元的收入。協調投入40萬元建設茶葉初制所,初制所從茶葉種植、加工技術指導培訓,以及鮮葉收購等方面給予周邊茶農大力扶持,輻射茶園1000余畝,與215戶茶農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實現抱團發展,有力推進茶葉産業提質增效,成為雅邑村主導産業之一,成為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

  省委臺辦副主任張燦(右二)深入入結對幫扶戶家中走訪調研
  著力強化力量下沉  開展真幫實扶
  脫貧攻堅伊始,雲南省委臺辦52名幹部職工與雅邑村206戶貧困戶結成“對子”,開展結對幫扶。大家心裏始終裝著貧困群眾,視貧困戶為親戚,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為幫扶對象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深受當地幹部群眾好評。他們積極牽線搭橋,動員貧困戶大膽走出墨江,外出務工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他們無償提供豬仔、種苗、雞苗,支援貧困戶發展種養殖項目,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他們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地商量脫貧思路、發展措施、增收辦法,鼓勵貧困群眾增強信心,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他們親自動手,手把手教貧困群眾打掃衛生、整理家務,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他們長期堅持併發動親朋好友購買雅邑村特色農副産品,化解農産品難賣問題,推動當地優質農産品從“線下”走向“線上”。他們踴躍參與,慷慨解囊,共捐款捐物 5.07萬元,主動為幫扶對象特別是重殘、重病、剛性支出較大貧困戶解決就業就學就醫及必需生活用品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省委臺辦副主任崔冰成(左三)深入結對幫扶戶家中調研
  定點扶貧墨江縣以來,雲南省委臺辦堅持“選硬人、硬選人”,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先後派出22名優秀幹部到墨江縣挂職扶貧,其中駐村扶貧工作隊總隊長3人,駐村第一書記5人,駐村扶貧隊員14人,佔全辦幹部總數45%。他們從昆明出發,奔赴墨江,投身扶貧一線,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克服種種困難,用滿腔熱血為脫貧攻堅事業傾盡韶華。他們認真履職,主動作為,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充分發揮主力軍、生力軍、突擊隊作用,在政策宣傳、脫貧攻堅、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所駐村乃至墨江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力量。他們用汗水、淚水甚至是鮮血詮釋了駐村隊員的使命擔當,樹立了臺辦幹部的良好形象,兌現了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對下派駐村隊員,雲南省委臺辦加大關心關愛力度,工作上支援,生活上關心,心理上關懷,管理上嚴格。嚴格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累計安排駐村工作經費66萬元,按標準兌現駐村隊員生活補助、通信補貼,購置必須工作用品,每年組織隊員進行體檢,統一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辦領導經常與扶貧幹部交心談心,把握思想動態,了解工作情況,提出具體要求。機關黨委不定期抽查駐村隊員在崗在位情況,每半年聽取一次駐村隊員履職情況報告,每年至少一次深入扶貧點調研扶貧幹部工作、作風、紀律等方面情況。
  著力強化群眾引導  激發內生動力
  扶貧本質上先“扶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定點扶貧以來,雲南省委臺辦堅持扶志扶智和扶技相結合,針對雅邑村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貧困群眾大力開展精神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在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持續做好群眾思想發動、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潛移默化地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為當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依託 “三講三評”,文化、科技和法律“三下鄉”,領導幹部講黨課等活動,進組到戶,全覆蓋召開群眾會、家庭會,用群眾聽得懂的“大白話”,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著力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支農惠農和扶貧開發政策。指導雅邑村陸續制定符合實際、通俗易懂、便於操作的村規民約、保潔制度、活動場所和生活用水用電管理制度,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抵制講排場、擺闊氣的不良風氣,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雅邑村客事宴請鋪張浪費現象大幅減少。定期開展“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和人居環境評比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引導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努力營造“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尚”的良好氛圍。 
  利用自有資金投入88.5萬元,改擴建村文化活動室、活動廣場、宣傳欄,新建公廁、垃圾池、排污管網,修繕村組道路,支援村文藝小分隊建設,推動雅邑村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群眾精神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著力強化黨建引領  打造不走的工作隊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雲南省委臺辦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指導推動雅邑村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培育建設村級黨員幹部,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全辦8個黨支部與雅邑村4個黨支部結對開展互聯互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經常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引領促進雅邑村基層黨組織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指導雅邑村完善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抓好基層黨組織規範化達標創建。專門投入20萬元,建成集教育、宣傳、會議、培訓、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黨員活動室,為雅邑村開展黨建活動與黨員教育培訓提供了有力保障。指導各村民小組設立村黨組織領導下的脫貧攻堅委員會,把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下沉到“組”。指導建立駐村隊員聯繫貧困黨員、非貧困黨員聯繫貧困群眾制度,經常開展交心談心,手把手傳授致富技能,持續激發貧困黨員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提高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能力。 

  臺灣路竹醫療和平會為墨江民眾義診,併為基層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圖為排著長隊等候診療服務的民眾
  著力強化優勢發揮  凝聚各方力量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雲南省委臺辦充分發揮對臺聯繫廣泛的獨特優勢,對接協調臺胞臺商、臺資企業、臺灣慈善團體、臺灣媒體等參與捐款捐物、産業合作、醫療救助、宣傳報導等活動,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協調臺資企業旺旺集團昆明分公司連續5年向雅邑鎮、雅邑村捐贈價值51.64萬元的物資。在墨江縣舉辦雲臺農業産業合作推介會,邀請臺灣農業考察團、臺灣檸檬協會來墨江考察,組織墨江農業、經貿、科技考察團赴臺交流,促進臺灣與墨江産業合作,推動臺灣資金、技術向墨江流動,拓寬墨江産業扶貧路子。2018年墨江發生5.9級地震後,協調臺灣路竹和平醫療會組織31名醫務人員,到墨江開展5天的義診活動,為受災群眾免費看病2000余人次,為100余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2020年,組織策劃“奔向小康幸福路,扶貧攻堅話墨江”兩岸媒體採訪活動,邀請人民日報海外網、臺灣東森新聞雲等媒體記者,圍繞“回歸之城、雙胞之家、哈尼之鄉”,通過短視頻和文字圖片,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展現墨江人文歷史,特別是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雲南省委臺辦將按照中央“四個不摘”的要求,繼續實施定點扶貧,幫扶雅邑村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標準高品質完成省委賦予的政治任務。(雲南省委臺辦)
 
[責任編輯:王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