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滇臺共話“開拓南亞” 滇中臺灣大産業園呼之欲出

2012-10-16 11:1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2首屆滇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系列活動的主題研討會于已落下帷幕,但圍繞著“臺企入滇,西進東盟,開拓南亞”話題的討論並未結束,尤其參加第八屆昆明泛亞國際農業博覽會“臺灣精緻農業暨精品展”的臺灣企業界人士,對於未來開拓南亞市場更是充滿信心。

  臺企西進東盟,為何先要入滇?又如何開拓南亞?對此,政界學界乃至企業界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但有一個共同認識,那就是儘快落實研討會的平臺建設,在滇中區域規劃建設上規模的臺灣産業園區。

  中草藥産業是華人共有的優勢市場,目前全球草藥産業市場正以12%的年平均增長率快速成長,由於大陸是全球最大的中草藥藥材輸出地,而臺灣中藥材90%以上來自大陸,如能促成雲南與臺灣兩地中草藥科技及産業合作,將可發揮乘數效應。

  對臺灣廠商而言,可因為藥材品質提高與流通量增加,增添商機和利潤。對大陸廠商而言,則可結合臺灣植物新藥開發的經驗,以及管理能力,提高産品優良率,共同開發植物新藥國際市場及擴大發展規模。

  從緯度上看,北回歸線從雲南的墨江、臺灣的嘉義、花蓮穿過,臺灣中南部的農業發達地區與雲南廣大地區的緯度相同,氣候相似,農業生産條件相近。臺灣出産的許多水果、蔬菜在雲南都可出産。臺商近幾年已成功在雲南種植了多項臺灣特有的水果、花卉以及茶葉等。

  換言之,滇臺農業各具優勢,具備雙邊合作的基本條件,臺灣在技術、資金及産銷制度上較有優勢,雲南在土地、勞力資源及市場方面則具有優勢,借助雙方合作的深化,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交流,一定能夠實現互利雙贏。

  目前東盟10+1已正式成立,這是一個涵蓋了全球將近1/3人口的自由貿易區,而雲南區位獨特,與緬甸、寮國、越南等接壤,正好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尤其近年來雲南積極展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合作,參與與東盟多國的雙邊合作機制,是中國大陸面對東盟的重要窗口。

  中國臺灣與雲南及東盟國家資源稟賦互異、互補,若是臺商企業能與雲南廠商合作,把雲南當做平臺,共同進軍東盟十國廣大市場,相信一定可以發揮“1+1>2”的效果。臺灣經濟研究院WTO中心研究員杜巧霞認為 ,中國-東盟自貿區已經啟動,臺企通過雲南在雲南設立一個産業園區,對走向東盟市場非常有利。

  近年來,臺灣在東亞地區發展,屬於資本輸出型,具備一定的投資基礎,2011年臺灣對大陸投資1349億美元,多為半成品組件輸出,居於産業中上游地位,屬於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輸出型,與雲南所具備的自然資源優勢等具備互補性。雲南的裝備製造、資訊産業等産業正待發展,臺灣的電子、新能源等是發展優勢産業;服務産業方面,臺灣服務業佔GDP高居63%以上,與大陸具備互利互補機會。

  雲南經濟研究院院長段鋼認為兩岸四地的合作,正是時候。10年前去臺灣,就感覺滇臺合作潛力無限。滇臺合作目前正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改革開放30年主要是沿海的開放,而全面的、系統的、完整的改革開放,必須加強西部沿邊開放。去年國務院將雲南定位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雲南輻射東南亞、南亞的功能進一步凸顯出來。(記者 龐務)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