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生林柔婷:發現“新”大陸 發掘“新”自我--新華旺中“臺胞在大陸”聯合採訪報道之三

2017年05月03日 15:50:00來源:新華社

  在武漢大學,林柔婷騎車來到武漢大學法學院。(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新華社武漢5月3日電 題:臺生林柔婷:發現“新”大陸 發掘“新”自我——新華旺中“臺胞在大陸”聯合採訪報道之三

  新華社記者石龍洪 趙博 吳植

  5年前,18歲的臺灣女孩林柔婷做了一個不同凡響的決定:到大陸念大學。有親友深表不解:“在臺灣好好的,為什麼要去大陸?”

  如今,林柔婷已從武漢大學法學院畢業,一邊創業一邊準備繼續深造,忙碌而充實。不久前,她回到校園,接受了新華社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聯合採訪團的訪問,言談間顯得自信、熱情、朝氣蓬勃、意氣風發。

  林柔婷的桌上擺著武漢大學本科畢業的紀念照。(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開啟充滿驚喜的“人生旅程”:發現不一樣的大陸

  驀然回首,林柔婷説,這是一趟充滿驚喜的“人生旅程”,既發現了一個與想像不盡相同的大陸,也在成長中發掘出全新的自我。

  “我從小就對歷史很感興趣。但是臺灣一度推行‘去中國化’教育,課本中關於中國歷史的內容寥寥。”林柔婷説,高中時有位歷史老師説一定要自己建構對大陸的認知,而不是聽信課本、媒體,“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5月2日,林柔婷在武漢大學自習。(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2012年,林柔婷成為武漢大學的一名本科新生。很快地,她發現大陸很不一樣。“武漢的城市口號是‘每天不一樣’,建設的日新月異是臺灣完全不能比的。”林柔婷説,還有發達的網際網路科技讓生活十分便捷,從移動支付、網路購物到近來流行的共用單車,用上了就越來越離不開。

  大陸學生也與想像中不一樣。“他們都好厲害!”她説,有次在課堂上,老師説到西元1100年,立即就有學生接話説那是宋徽宗年代。

  5月2日,林柔婷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圖書館查閱資料。(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積極融入大陸學習生活:發掘新的自我

  由於中學階段的課程內容不同,林柔婷經歷了一段艱難的適應期。像大陸同學一樣泡圖書館、上自習……她用了兩年時間迎頭趕上,最終順利完成了120個必修學分,不少課程成績優異。

  “常有臺灣朋友問我,為什麼一説大陸學生用功就拿泡圖書館舉例,真的天天待在那裏嗎?”她笑著説,“經歷過就知道是真的。在那種人人用功的氛圍裏,學習效率特別高,連玩手機都覺得浪費時間。”

  5月2日,林柔婷(左二)和朋友在武漢大學校園裏的咖啡館聊天。(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武漢大學對臺生的管理在課業上要求嚴格,在生活上則儘量照顧,配有條件相對較好的宿舍。林柔婷卻放棄了專門宿舍,選擇與大陸同學朝夕相處,一起唸書、一起旅行,只為更好融入大陸的學習生活。

  漸漸地,點點滴滴的經歷與感悟讓林柔婷建構出關於大陸的真實認知,以及對於兩岸關係的獨立思考。

  “當我再與臺灣親友交談時,發現自己看事物的眼光不一樣了。”林柔婷説,當年的同學裏有一些人參加過“反服貿”學運,“認真聊一聊會發現,他們連兩岸服貿協議是什麼都不知道,就人云亦云地跟著反對。”

  “這不是他們的錯,是‘去中國化’教育的錯。”林柔婷直截了當地説,如果留在臺灣唸書,自己可能也會成為其中一員,因為被蒙蔽了雙眼,不了解兩岸關係的真實面貌,看不清臺灣年輕人的未來究竟在哪。

  林柔婷在武漢大學校園裏騎車。(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多往來才能化解隔閡”:以行動推進兩岸交流

  畢業後,林柔婷找來政治學、經濟學、醫學等其他專業的武大臺生,共同組建了一支“海峽兩岸志願服務隊”,為有志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提供諮詢。她還借助大陸鼓勵臺灣青年前來創業的政策“東風”,成立了一家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公司。

  “兩岸只有多往來,才能化解隔閡、消除誤解。”林柔婷説,現在有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對大陸感興趣,自己走過的路也許可為他們提供借鑒。她還常常回到高中母校,向學弟妹介紹大陸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發展情況。

  林柔婷在武漢大學準備研究生考試。(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4月中旬,林柔婷參加了面向港澳臺學生的大陸高校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方向是刑事訴訟法。

  “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寫的是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如能順利考取研究生,我希望學習更多專業知識,今後為兩岸法律領域的交流合作貢獻一份微薄之力。”説這番話時,她的眼神無比堅定也充滿希冀。

  在母親鄒佩育眼裏,女兒已從青澀的小女孩長成獨立自主的大姑娘。“來大陸前,婷婷比較迷茫,對人生充滿疑問。現在拓寬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整個人都變得積極向上,對未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她欣慰地説。

  5月2日,林柔婷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圖書館查閱資料。(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林柔婷是大陸臺生的一個典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共有10823名臺灣學生在大陸攻讀學位課程。而在武大,目前就有243人。

  武漢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娟介紹説,歷屆招收臺生中,有的畢業後被斯坦福等海外名校錄取,有的留在本校或是去北大、清華繼續深造,有的回臺工作生活,還有的在大陸創業就業……發展前景廣闊。

  “對臺灣孩子來説,求學大陸是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也許需要更多勇氣,卻也讓人生充滿精彩。”站在武大最負盛名的“櫻頂”,遠眺碧色籠罩的珞珈山和煙波浩渺的東湖,林柔婷感慨地説,要感謝幾年前那個決定,讓自己收穫了不一樣的精彩。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