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中山大學要拆孫中山銅像被批:還能叫中山大學嗎?

2017年02月24日 09:05:00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高雄中山大學校內“精神地標”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由於牽扯“威權疑慮”,屢遭惡搞破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2日報道,位於高雄市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將廣東三校合併改組而成。孫中山去世後,正式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國民黨當局1979年核定設置“國立中山大學籌備處”,翌年7月正式建校,並以孫中山誕辰日11月12日作為校慶。高雄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莉證實,校方已成立“銅像處理委員會”,4月5日將説明處理原則。該校校長鄭英耀稱,由於孫、蔣兩尊銅像是連在一起的,未來將一併處理。至於大學校名是否一併改名,則“並未列入銅像委員會的討論選項”。

  自去年政黨輪替之後,高雄地方上便傳出要求移除銅像的聲音。近年來,銅像多次遭惡意噴漆、惡搞變裝以及陳列“白色恐怖”相關資料等。有評論稱,未來如果“去孫又去蔣”,“中山大學還能叫中山大學嗎?”

  早在陳水扁時期,綠營就開始打孫中山的主意。陳水扁當時還不敢公開拿“國父”開刀,但私下裏做了不少小動作,比如在很多場合不再宣讀“國父遺囑”;將“國父紀念月會”改為“總統府月會”;“總統府”裏的“國父銅像”被盆栽取代,直到馬英九2008年上臺,才在倉庫裏找回銅像,安置在原處。2014年,“臺獨”團體“公投護臺灣聯盟”總召集人蔡丁貴拉倒臺南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孫中山銅像,結果民進黨人當政的臺南市政府卻要撤銷民事賠償告訴。2016年“228事件”紀念日期間,宜蘭中山公園裏的一座孫中山銅像被噴上了紅漆。不久,民進黨就挾選舉大勝之勢,要求廢除在機關、學校、部隊等處懸挂“國父遺像”以及正副領導人就職時面向“國父遺像”宣誓的規定。分析認為,綠營此舉無疑是打著所謂“轉型正義”的旗號,行“去中國化”之實。

  “228事件”紀念日前後,蔣介石銅像同樣遭到破壞。23日淩晨,臺灣政治大學四維堂內懸挂的蔣介石遺像遭噴漆。臺灣政治大學的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蔣介石曾任校長。調閱的監視器視頻顯示,有兩名不明人士戴著口罩,在23日淩晨1時多從四維堂側門破窗闖入,把遺像拉下來噴漆,全程不到10分鐘。此前在1月,政大校務會議已正式通過議案,將籌組“銅像處置委員會”。

  島內其他地方也都傳出移除蔣介石銅像的消息。21日晚,設在臺南市玉井區老街附近公車站前的蔣介石銅像被拆除,遭質疑是“趁著晚上偷偷摸摸拆掉的”。23日下午,臺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召開記者會,諷刺半夜拆銅像根本是“賊仔政府”,“為什麼刻意忘了日本人侵臺大屠殺的歷史,難道賴清德是日本人嗎?要搞臺獨嗎?”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稱,“228”將至,許多政客都會在此時製造仇恨與對立,“這樣做並非了解228真相,而是徹底摧毀國民黨根基”。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稱,“228事件”被民進黨當成“選票提款機”。陳水扁時期就是靠著消費“228”轉移施政不佳的焦點;蔡英文上臺以來也不斷打著“公佈228真相”的旗號,試圖讓國民黨成為“千夫所指”,“轉型正義”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