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社會保障界人士廈門共用發展經驗

2016年11月28日 09:47: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11月27日電(記者尚昊)2016兩岸社會保障暨醫療保障與健康中國學術研討會27日在廈門落下帷幕。在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兩岸社會保障領域的近200名專家和學者對話交流,共用發展經驗。

  本次會議以“共用和諧”為主題,與會社會保障界人士就兩岸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理論基礎、背景條件、制度框架及實施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兩岸社會保障學術研討不僅僅是為了增進交流,更是為了交換資訊,以此共同增進兩岸人民福祉。”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臺灣健保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功,大陸在醫療保障的進一步改革中可以借鑒其中的有益經驗,兩岸可以進一步加大在這方面的交流與探討。

  與會臺灣社會保障界人士認為,兩岸在社會保障暨醫療保障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兩岸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建設,對增進兩岸人民福祉,建設兩岸生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有重要意義。

  “臺灣同大陸都面臨著少子女化和高齡化的人口結構轉變,兩岸的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制度設計可以相互借鑒,共同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臺北大學教授陳芬苓説。

  在會議現場,兩岸人士積極對話,共同探討應對老齡化等社會保障問題的積極戰略。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林義表示,以往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工業化社會基礎上的,隨著工業化社會向資訊化社會轉變,現行社會保障體系面臨的挑戰可能會超越現行人們認知,今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應該注重綜合性的保障。

  臺灣中正大學教授陳孝平以“雲端藥歷”為例,向大陸同行展示了臺灣在應對挑戰時的探索。他介紹,臺灣健康保險新進的創新,主要是利用資訊科技,使健保數據庫的大數據發揮最大的作用,協助醫護人員的診斷、治療,並使民眾掌握自己的健康資訊,以利健康管理。

  本屆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研討會期間還舉辦了11場主題報告。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