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旺旺中時媒體副總李漢昌:應以現代觀念重新理解慈孝

2016年08月16日 09:3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旺旺中時媒體副總李漢昌:應以現代觀念重新理解慈孝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浙江東陽舉行 張茵 攝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現場 張茵 攝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現場 張茵 攝

  中新網金華8月15日電(記者 李婷婷 實習生 陳潔)“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孝道有著不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15日,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浙江金華東陽正式拉開帷幕。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副總經理李漢昌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當今社會比過去複雜很多,古代有些慈孝表現形式放在當下會顯得不合時宜,應該以現代觀念重新理解“慈孝”。

  以“父母慈、子女孝”為核心的慈孝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傳統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慈孝不僅是自然的感情,而且被提升為重要的倫理原則,小至家庭關係,大到社會政治,莫不與之息息相關。或許正是因為慈孝在我們文化心理中佔有如此尊崇的地位,近年來,有關孝道下滑、家庭親情關係疏離等問題也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現場 張茵 攝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現場 張茵 攝

  “父母、兄弟、朋友、鄰居、路人等等,都是陪伴我們走人生路的人,他們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而在這些人當中,父母可以説是我們生命裏最重要的人。”李漢昌説,正如鳥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子女也要孝順父母。“小時候,父母教你説話穿衣,喂你吃飯,教你走路,從來不會嫌棄你笨手笨腳。當父母老了,手顫抖再也拿不住筷子,無法起身自己動手穿衣,這時你應該用同樣的心照顧和陪伴他們。”

  同時李漢昌指出,現在社會比過去複雜很多,比如古代“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這種孝道表現形式在當下就顯得不合時宜,尊重和發揚傳統文化,並不意味著對傳統的全盤接受,應用現代觀念來重新理解“慈孝”。

  在李漢昌眼裏,孝敬其實並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最重要的應該是“陪伴”。“子女孝順父母看似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但事實上更多的是收穫,人們獲得了一種心靈上的安寧。”李漢昌深有體會地説,至親之情不應該是看著彼此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李漢昌告訴記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是臺灣最大的媒體集團,最近也正在評選2016年第一屆孝親獎,其與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互相呼應。“子欲養而親不待,朝念父志,暮思母恩,孝不該只隱藏在內心,應及時表現在行動上,我們鼓勵全球華人化孝思為行動。”

  據悉,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由中國新聞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浙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浙江省青年聯合會為指導單位,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臺灣佛光山、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等共同主辦。

  2016中華慈孝文化節活動內涵豐富,由中華慈孝文化書畫展、中華慈孝文化大會、浙臺孝親人物頒獎典禮,以及《2016浙臺孝親人物》書籍採訪啟動儀式等多個活動組成。15日下午還舉行了2016浙臺孝親人物頒獎典禮,來自浙江和臺灣地區的10位孝子賢孫登臺講述感人的孝親故事,傳遞愛與正能量。(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