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係多彩貴州:兩岸文化界研討黔臺文化交流

2016年07月18日 09:04:00來源:台灣網

7月12日,黔臺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在貴陽舉行(台灣網 蕪同 攝)

  7月12日,黔臺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在貴陽舉行(台灣網 蕪同 攝)

  台灣網7月17日貴州訊 (記者 蕪同)“一個侗鄉的姑娘嫁到新寨子,新婚第一天按照當地風俗早上四點就起床去挑水,到了井邊她沒有去打水,而是先編了一個草標丟在井裏,然後唸唸有詞。原來她是怕吵醒‘井神爺爺’,把草標丟在井水中,並唸唸有詞是在告訴‘井神爺爺’,不是我新娘子吵醒你,是草標把你吵醒的”。在7月12日舉辦的黔臺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上,貴州師範大學教授張曉松關於《山地族群創生的多彩文明》的主題發言,打動了在場的臺灣嘉賓。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界的聯繫,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中華文化聯誼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7月11至18日在貴州省舉辦“情係多彩貴州——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邀請百位臺灣知名文化界人士和部分大陸人士參加。黔臺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是該活動的一場重頭戲。

  在研討會上,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原院長張新民作題為《陽明文化在貴州》的主題發言。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産研究所兼任教授江韶瑩作了《非遺保存技藝在臺灣》的主題發言。

  貴州師範大學教授張曉松在《山地族群創生的多彩文明》的主題發言中,生動闡述了貴州多民族在創造和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所綻放出的奪目光芒。張曉松的發言,為臺灣嘉賓們描繪出一幅各民族多彩文化的美麗畫卷。張教授從苗族的服飾中蝴蝶的變換看苗族婦女創造力等等闡述,讓與會的臺灣文化界人士深受感動。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吳榮順教授作了《東亞半月弧與照葉林文化帶的傳統藝能——踏歌、對歌與復音》的發言。吳榮順在演講中對比了兩岸少數民族音樂,在講到“踏歌”時邊示唱邊舞蹈,專業性與通俗性相結合,讓在座的文化界人士感受到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

  與會兩岸文化界人士一致認為,這是一場高水準的研討會,為“情係多彩貴州——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成功舉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