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南寧召開 亮點紛呈

2016年03月23日 08:32:00來源:台灣網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在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會場。(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3月23日南寧訊 (記者 李傑)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22日在廣西南寧召開,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兩岸關係:變局與變革”,來自海峽兩岸高校和涉臺研究機構的40余名青年學者精英薈萃一堂,就臺灣政治生態的新特點、兩岸關係變局的新情況與新趨勢以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路徑選擇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介紹,青年論壇的參會者均為40歲以下,且在兩岸研究領域具備一定研究能力的年輕學者。全國臺灣研究會旨在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促進兩岸年輕人的交流,鼓勵他們分享彼此對於島內形勢及兩岸關係的看法。

  此次論壇成果豐碩,很多參會者提交了高品質的論文、共收集到論文40余篇,對目前臺灣問題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同時,論壇也滿滿地體現了兩岸青年人交流撞擊的正能量。首先,儘管大家對今後一段時間兩岸關係發展表示擔憂,但都仍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態勢能夠持續下去,繼續造福于兩岸人民。其次,話題討論也十分深入,青年學者學術討論百無禁忌,體現了年輕人的勇氣和擔當,不隱瞞當下存在的尖銳問題,不回避矛盾,不回避分歧,相當多的學者有換位思考,跟往屆論壇相比有很大進步,體現了兩岸青年人在交流交往中日趨理性成熟。第三,參會者不僅意識到和提出問題,很多學者已經開始在積極從事兩岸青年的交流工作,並提出很多有見地的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兩岸交流特別是青年人的交流不能中斷,要在中間搭橋,兩岸年輕人希望兩岸關係向著共同方向發展,這是兩岸交流中非常寶貴的正能量。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在做論壇總結時候,用了“十三五”發展理念的五個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來形容此次青年論壇的亮點和特色。

  “綠色”表面是指綠色的民進黨在2016年全面執政,這是和以往不同的新變化。同時也暗指兩岸關係在這種新局勢下,持續向前發展。不管誰上臺執政,大家都希望兩岸關係都不要受影響,能不受危害地無障礙向前發展,給兩岸民眾帶來福祉。

  “開放”指青年學者論壇舉辦到第八屆,在兩岸引起很大反響,網上報名非常踴躍,出乎舉辦方的意料。為了納入更多的新鮮血液,主辦方在最後決定參會人選的時候,納入了很多第一次報名的新人。本屆論壇新參與的人員佔整體的三分之一,參會者的身份有學生、老師、和從事兩岸交流的第一線工作者,目的是最大程度擴大論壇的參與面,能夠讓更多的聲音從各自的角度反映兩岸青年的想法。

  “協調”是指本屆論壇從論文的評選到討論的流程,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討論的內容全面地反映了兩岸關係的一些新情況:涉及到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第三勢力、“統派”、陸生、陸配、宗教等方面,也涉及到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説兩岸的認同、價值觀、兩岸新世代、自媒體、新媒體等。論壇上大家暢所欲言,開誠佈公,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討論的內容反映了兩岸青年視角,這是和其他研討會最大的不同。

  由於參與人員的不同,也令論壇“創新”特色更鮮明。討論中提到很多新概念、新理念,比如有人主張將臺灣政治群體分為紅、藍、綠、青四色,青代表臺灣第三勢力之外的“第四極”等。這些新觀念、新説法帶給大家新的思路,也引發了對兩岸關係新的解讀。

  最後一個關鍵詞是“共用”,楊幽燕表示,兩岸從事各個職業的年輕人,在一起交流、討論,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觀點。另外像周志懷副會長這樣權威資深的臺灣問題專家,作為兩岸青年論壇的創始者和奠基人,也在論壇開始提出了對兩岸關係的深入見解,這種資深專家和青年人的對話,也是“共用”的體現。(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