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訪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開啟“旅遊+工業”新模式

2016年03月22日 13:3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探訪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開啟“旅遊+工業”新模式

  圖為李志鴻在茶文化交流中心講述了臺灣高山茶與大陸的淵源、“大陸阿里山”與臺商臺農的茶緣。 張斌 攝

  圖為鴻鼎的茶葉生産基地,工人忙著剪枝。 張斌 攝

  中新網漳平3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在2015年底福建省首批公佈的觀光工廠中,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榜上有名,這是唯一入圍的臺企。對此,福建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向中新網記者連連稱道“很榮幸”。

  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位於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為臺商李志鴻投資創建。由2004年引種臺灣青心烏龍,至目前已開發高山烏龍茶綠色生態基地2500畝,鴻鼎已是該臺農創業園區龍頭企業之一。

  如今,入駐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資企業已達60家,常駐臺商500多人,永福鎮更是成為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鄉鎮。永福旅遊休閒業也漸入佳境,“賞櫻花”、“遊茶山”和“品香茗”蓬勃發展,為永福博得了“大陸阿里山”和“中國最美櫻花聖地”的美譽。

  又是一年櫻花季,記者走進“大陸阿里山”上的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只見茶廠儼然就是一個旅遊景點,有茶文化交流中心、茶文化展示廳、接待大廳、産品展銷區、制茶工藝參觀體驗區及鴻鼎高山茶園等區域可遊覽觀光。

  “剛開始我們也不知道要做觀光茶廠,但我們知道要規範化管理,標準化操作,品質有保證,茶廠才會有特色。”李志鴻坦承。

  在他的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李志鴻娓娓道來臺灣高山茶與大陸的淵源、“大陸阿里山”與臺商臺農的茶緣,“臺灣烏龍茶的當家品種乃是源於福建建甌的‘北苑貢茶’。”

  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建在李志鴻的茶廠旁邊,展出的二十余幅畫記載著“中國名茶之鄉”漳平與臺灣的茶文化交流之路。

  “喝茶論道講故事,沒有故事的茶只是商品,沒有想像空間。”李志鴻的兩名助理已培訓為講解員,為來此參觀體驗的遊客講解。

  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展示區還陳列了各種類型的精緻高山茶及精美茶具,引人注目。李志鴻表示,作為休閒旅遊産業的重要項目之一,該交流中心將打造成為集商貿、物流、休閒及兩岸茶文化交流為一體,具有臺灣風情的現代化場所。

  李志鴻創新茶園管理技術,讓茶葉“喝豆漿”,這鴻鼎茶廠觀光的一個亮點。

  他一邊給記者介紹“豆漿”澆灌茶樹的功能,一邊引領記者進入茶園,“豆漿含有生物益菌,澆灌到土壤裏面可把不益菌殺掉,讓有益菌增生成為天然農藥;也可促進土壤內未完全分解的有機肥分解,讓茶樹吸收,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所以踩上去感覺特別有彈性。”

  鴻鼎成功整合兩岸茶産業優勢,茶園管理採用豆漿澆灌新技術,全面用鮮黃豆磨成豆漿加生物益茵和紅糖,發酵稀釋後再進行茶樹根部澆灌,一年澆灌10次。

  李志鴻告訴記者,茶樹經豆漿澆灌後成長更健康、不易得病,而且能使葉面增厚,茶葉品質、滋味、香氣均明顯提升,為茶産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優化做出貢獻。

  早年從事中國古董藝術的李志鴻祖籍永福鎮,對農業知識一竅不通的他,懷揣家鄉情結回到永福經營茶園。不知不覺間,李志鴻的農業技能越來越精,涉及項目越來越廣,永福成為他割捨不下的福地。

  李志鴻認為,現代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獲利産業,配合觀光休閒度假等元素,第一産業加第三産業,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已是臺灣茶農離開臺灣島外投資最集中、最大的茶葉生産基地,也是兩岸農業合作最有特色、最具成果的重要平臺。當地政府出臺的各項優惠措施、扶持政策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讓園區內臺商看到了前進的動力,也感受到了更多的信心。

  “兩岸交流合作勢不可擋。”在大陸種茶獲得成功的李志鴻,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乃至整個創業園的特色和成果進行推廣。

  “觀光茶廠獲批,得到政府的認可與肯定,也是一種鼓勵,將通過此平臺輻射。”入閩創業十餘年的李志鴻,又開啟“旅遊+工業”的發展新模式。

  在臺商引領下,漳平也依託特有的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加工企業,積極探索跨界融合之路,將工業文明植入旅遊要素中,進一步打造富有創意並具有地域特色的工業旅遊項目。(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