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農業專家海南探討“未來誰來種田”

2015年12月11日 07:5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澄邁12月10日電(記者 張茜翼)“農民老齡化是‘三農’突出問題。未來誰來種田?破解這個難題,就要把當農民作為職業,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精緻農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0日,臺灣21世紀基金會執行長、臺灣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在海南澄邁縣鼓勵年輕人返鄉務農,成為知識農民創造更多價值。

  瓊臺農業青年企業家創業交流與合作研討會當天在澄邁縣召開。瓊臺農業青年企業家200余人圍繞創新合作模式、培育新型農民、拓展就業服務等內容展開研討。“知識農民”﹑“新農場主”、“職業農民”成為研討會的熱詞。

  農業部辦公廳副主任劉劍夕在會上表示,瓊臺兩島在農業交流合作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1999年,農業部、國臺辦與原國家外經貿部聯合批復了“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經過10餘年的發展,海南已吸引臺資農業企業及加工企業450多家,轉移和吸收當地5萬多農民就業。今年8月,國臺辦、農業部和商務部又聯合授予澄邁“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支援澄邁在加強瓊臺農業合作方面先行一步。

  近年來致力於兩岸農業合作的孫明賢表示,海南與臺灣同屬島嶼經濟,地緣相近、氣候相似,農業資源豐富,合作潛力大。他建議,瓊臺農業合作應當重視新生代青年的農業知識培訓,重視家庭農場經營,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改善農業發展環境。

  2009年臺灣十大“神農獎”得主李惟裕對此表示贊同。這位經驗豐富的有機農場主還扮演著農民“陪伴師”的角色,帶領青年農民入行,陪伴指導他們成長。在他看來,海南是個不錯的農業創業之地,但對年輕人來説,缺乏良好的培訓環境和政策,為他們“深耕農田”提供保障。

  他告訴記者,對於大學生返鄉務農,臺灣政府部門會在土地等方面給予扶持,吸引不少本科和碩士畢業生投入農業,用科技知識提升農業水準,以好故事推動行銷,從而獲得可觀收入。(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