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首個國共抗日老兵紀念墻在福州落成

2015年09月03日 10:2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福州抗日誌士紀念墻暨海峽兩岸首個國共抗日老兵手模銅雕墻,9月1日在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落成。國共兩黨百名抗日老兵和200多名抗日名傑後人出席。

  福州抗日誌士紀念墻長84米,前14米象徵抗日戰爭持續了14年;後70米寓意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墻上整齊地鐫刻著6700位國共兩黨抗日老兵英名。

  作為紀念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共抗日老兵手模銅雕墻格外引人注目。14副手模作品組成象徵“眾志成城”的圖案,取“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之意。臺灣方面有退役海軍將領劉志溢、宋炯、石伯華、盧庸籬4人的手模;大陸方面有原福州軍區副司令田世興、參謀長陳景三等10人的手模。

  紀念墻承建方負責人楊繼忠稱,首批留下手印的有八路軍、新四軍、抗日遊擊隊和華僑抗日老兵代表,也有現居於大陸的國民黨海軍、空軍抗日老兵代表,還有現生活在臺灣的抗日老兵代表。手模將陸續納入,供人們瞻仰紀念。

  老紅軍、原福州軍區炮兵司令王玉清攜手國民黨海軍抗日老兵、臺灣退役海軍少將宋炯為紀念墻揭幕。

  “在兩岸和平發展的今天,兩岸不應將炮口指向對岸,而應攜手一致對外。”宋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作為侵略者的史實不容篡改,臺灣島內部分人士歪曲歷史,應當受到應有的批評並及時糾正。

  王直將軍兒媳、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東進藝術團團長曾寧生是抗日將士後人代表之一,她當天率領藝術團成員在紀念墻前合唱了《新四軍軍歌》。她説,父輩走了,鐵軍精神要在下一代繼續發揚光大,作為後代也有責任把鐵軍精神發揚下去。

  最後,王玉清、宋炯等向紀念碑敬獻了花環,併為紅五星造型的火炬臺點燃“長明火”,象徵革命精神生生不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完)(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李岳]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