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胞之鄉”梅州與臺灣交流合作迎來新局面

2012年11月26日 15: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22日至28日,正在此間舉行的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為“臺胞之鄉”廣東梅州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打造了新平臺。

  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期間,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攜家人首次到梅州訪問,並陪同夫人戴美玉到蕉嶺縣三圳鎮芳心村尋根謁祖。

  同時,梅州與臺灣成功實現了首次包機直航,300多名臺灣客屬文化名家、商界精英相聚梅州,交流合作謀發展。以本次梅州臺灣包機首航為契機,梅州與臺灣之間將共同努力,進一步建立常態化的兩地直航機制,兩地的交流合作將迎來新局面。

  梅州是重要的“臺胞之鄉”,據統計,臺灣500萬客家人中,有180萬人祖籍在梅州。2011年6月,梅州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並被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範圍,成為兩岸客家交流發展的嶄新平臺。2010年,臺灣赴梅交流團組有19宗、498人次;2011年,梅州因公赴臺團組達18批380多人次。2011年在梅州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吸引了臺灣33個主要客家社團和農會等組織1000多人前來參加。

  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海峽西岸經濟區,梅州近年來也逐漸成為臺商投資的一塊熱土。截至目前,在梅州投資的臺資企業累計超過200多家,投資總額達1億多美元,並有不斷增長趨勢。

  梅州市臺商協會會長曾元生表示,客家人有從事農耕的傳統,在臺灣有許多客家人居住在山區從事農業生産,這與梅州的情況十分類似。梅州與臺灣可謂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梅臺農業合作基礎天然造就。

  梅州的臺資農業企業涉及種植、養殖、食品加工、觀光旅遊等多個領域。2010年5月,廣東梅州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設立,並在其中建設梅臺農業交流技術合作研發區、精緻高效農業示範區、休閒農業區等8個區,成為梅州與臺灣兩地農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者 楊草原 唐林珍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