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兩岸客家論壇在梅州嘉應學院舉行(圖)

2012-11-26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客家論壇23日在梅州嘉應學院舉行,圖為客家文化與發展幸福導向型産業分論壇會場(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台灣網11月24日廣東梅州消息 首屆客家文化藝術論壇的重要子活動——海峽兩岸客家論壇于11月24日下午在梅州市嘉應學院舉行。該論壇是溝通世界客家宗親,連結兩岸客家根脈,推動客家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客家論壇的主題是回溯客家姓氏源流,深研電子商務時代客家文化的産業價值,共謀兩岸客家的經濟福祉。共設三個分論壇:“客家文化與發展幸福導向型産業研討”、“兩岸客家姓氏源流考究”、“電子商務的梅州路徑探尋”。論壇共徵集了34篇論文,分別從“弘揚客家文化,建設幸福客家”、“兩岸客家姓氏源流考證”等角度,提出學者鮮明的觀點,13位演講者宣讀的論文贏得了與會學者和嘉應學院師生的陣陣掌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秀生在“幸福廣東定位與幸福客都建設”的論文中,就建設“幸福客都”提出了“把客都梅州打造為客係聚匯的幸福空間”等四條建議。北京聯合大學徐博東教授在演講中提出:“建設‘幸福客家’,要抓住弘揚客家文化這根主線。”

  “兩岸客家姓氏源流考究”分論壇,宣讀論文的五位學者中有四位是臺灣學者,他們的研究史料翔實,論文考據充分,讓人聽了憑生幾分敬意。臺灣苗栗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教授劉煥雲博士在論文中指出,臺灣之客家人,都是源自於中國大陸之閩西南或粵東,從長山過臺灣移墾,隨繁衍後代,已經歷二三百年。客家人念舊、不忘本,崇祖敬宗緬懷先人,總是要建立宗祠、祭祀祖先,更要編修族譜,敘明倫輩。

  劉煥雲博士在論文中還講述了兩岸客家姓氏源流及臺灣邱氏、劉氏、張氏家庭姓氏考據。其中講到臺灣邱氏家族為了尋找大陸祖宗,以為臺灣邱氏族親編修族譜與接譜而歷經的千辛萬苦的故事,讓聽眾不禁動容:邱氏族人大多以夢龍公為唐山祖;而下南勢坑邱氏族人,都是啟祥公後代,以啟祥公為來臺開基祖,2008年為彌補不全的族譜資料,他們到大陸梅州進行查訪與田野調查,迷路中發現一戶人家的對聯寫有“南西東北遠”“希魯世澤長”字樣,從中發現了族譜的重要線索,讓幾人激動不已。另一次他們聽説菜地裏有一個丟棄已久的碑石,他們清洗後終於發現了要找的祖先的名諱,最後找到了“啟祥公”原鄉的村莊,與同宗相聚,感受“啟祥公”的原鄉生活之後,返回臺灣修族譜。

  劉教授的演講讓與會者深切體認到,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血脈,兩岸客家人永遠是一家人。

  臺灣逢甲大學歷史階段研究所所長王志宇教授,臺灣屏東美和技術學院通識中心主任吳煬和博士,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房學嘉教授等,也在“兩岸客家姓氏源流考究”分論壇發表的演講。(台灣網 蕪同)

  海峽兩岸客家論壇23日在梅州嘉應學院舉行,圖為兩岸客家姓氏源流考究分論壇會場(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北京聯合大學徐博東教授進行演講(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臺灣逢甲大學歷史研究所長王志宇教授進行演講(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