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人看大陸:回憶新疆 再度找回真實的感動

2012-11-29 10: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大雪過後天山腳下的松林形成了美麗的霧凇景觀。中新社發 蔡增樂 攝

  雪後的天池陽光燦爛、白雪覆蓋高山、高山包圍天池,讓人陶醉其中。中新社發 馬新龍 攝

  臺灣《旺報》29日刊載讀者陳明慶的文章,作者回憶了自己遊歷新疆時遇到的人、事、景。陳明慶説,“在整理新疆回憶時,再度讓我的心揪結,我好愛好愛這種感覺,對於那些日子的想念,充滿歡喜與不捨,因為這些人、這些事,我再度找回了真實的感動”。

  文章摘編如下:

  新疆,亞洲地理中心點。在這裡,我被一位陌生的朋友邀請:“朋友,晚上來我家,我招待你”。走在路上,長者散發的慈祥笑顏讓人心情平靜自在,孩子們充滿祥和與純真的眼神常讓我駐足。他們是與我們迥然不同、神秘且信仰虔誠的一群人──“維吾爾族人”。

  驚艷新疆如仙境

  從南京出發烏魯木齊,橫跨大陸境內東西向3776公里,42小時的火車旅程,真可謂“千里迢迢”。第一站是烏魯木齊市近郊的“天山天池”,因為是旅遊淡季,不僅能享受人煙稀少的寧靜氛圍,更令人為之振奮的是白雪皚皚的感動。

  從臺灣來的我,一見到棉花般可口的白雪,如脫韁野馬,奔向它的懷抱。當我抓起雪球往天上一擲,陽光透射,瞬間七彩繽紛,隨即在湖面變幻成晶瑩剔透的雪花。天山的美,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奇山絕景的震撼力,彷彿身處仙境,怡然自得;天池的美,那真切的感受難以言喻,只有親眼目睹,才能一探她神秘面紗底下的驚艷。陽光灑落湖面,波紋隨風連成一線,迎來徐徐涼風,又是一陣陶醉。

  在新疆的第二個驛站,“喀什”,是我慕名已久的旅程。慶倖的是,我在喀什老城國際青年旅館,遇見好多不同國籍的背包客,其中半數的室友都是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出來旅行。一位遠從德國來的外科醫生為的是學習中文,友人都説他瘋了。

  維族人家熱情好客

  後來在旅程進入第12天時,因為不適應當地氣候,加上早晚嚴峻的溫差,讓一向體魄強健的我也生病感冒了,索性放縱自己賴床到中午,享受灑進庭院的陽光。過不了多久,“吐達吉”等在青年旅捨得門口,説要載我騎車去兜風。

  提起與他的認識,那一天,我坐在從烏魯木齊市開往喀什的火車上,25個小時的旅途中,我們認識了彼此。吐達吉買買提,今年17歲,完成初中學業後便開始工作貼補家用。

  吐達吉的家人也像他一樣親切可愛,那一天第一次到他家作客,可愛的吐爸擺出豐盛的新疆甜食等著我的到來,而吐媽更是親手桿麵條,準備了美味彈牙的羊肉蕃茄拌面,席間吐爸瞧我停下手,便用著不甚流暢的漢語大喊:“吃,很多很多。”

  古爾邦節難忘懷

  一天,接到了吐達吉的電話,他邀請我去他們家過穆斯林一年一度的盛宴“古爾邦節”。雖然不太會説漢語,但電話中仍能感受到真誠。就在那天下午,經過吐爸的授權,我們騎著電動車到市區兜風、陪我去郵局寄明信片、沖洗大部分都是在他們家過“古爾邦節”的照片。

  “古爾邦節”就像臺灣的農曆新年一樣,是新疆最重要的節慶之一,對於穆斯林人來説是意義非凡的,第一天清晨天未亮,會到清真寺做禮拜,結束後,家家戶戶在自家門口宰羊獻禮,意謂著犧牲與奉獻。在穆斯林的傳統古禮裏面,羊肉會被分成3份,自己留一份,一份轉送給親朋好友,最後一份則會分送給貧困人家,這是一種歡慶佳節之餘仍不忘分享的美德。接著,男主人會四處拜訪親朋好友,而女主人則會留守在家裏佈置款宴,等候賓客的到訪。

  在這裡,遇見難以忘懷的人,也找回那一份真誠的感動。短暫的相遇,真切實在的感受,人與人的互動,原來可以如此的真實,如此的美好。在整理新疆回憶時,再度讓我的心揪結,我好愛好愛這種感覺,對於那些日子的想念,充滿歡喜與不捨,因為這些人、這些事,我再度找回了真實的感動。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