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高校學者聚集新疆天池論西王母文化

2012-08-28 09: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新疆阜康第二屆西王母論壇28日在新疆阜康市境內美麗的天池腳下開幕,來自海峽兩岸大學的近20名學者就西王母神話相關話題展開精彩論劍。

  在是次論壇中,兩岸高校學者分別就《重新思考神話的思想意義》、《西王母身旁的珍禽異獸—以蔣應鎬<山海經>繪圖本談起》、《談臺灣的西王母信仰—以松山慈惠堂為例》、《從蓬萊山到崑崙山》、《西王母與不死藥關係之蠡測》、《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多元文化圖景—新疆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説田野調查初步分析》、《東王公與西王母的神性關係》等展開講述。

  據悉,臺灣地區高校學者主要來自東吳大學、臺北世新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國、臺中教育大學、輔仁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金門大學等;中國大陸學者主要來自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新疆石河子大學等。

  主辦方稱,新疆天山在古代民族中曾被稱為“崑崙”,阜康境內的天池地貌與《山海經》敘述西王母所居“玉山”極為相似;歷史文獻方面,從《山海經》時代到清代,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説有著清晰的歷史文獻傳承脈絡,體現了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的真實歷史圖景;文物方面,在田野調查和挖掘整理中,已發現清代及民國的西王母經卷和部分周穆王八駿馬的花錢等;民俗儀式方面,也在阜康境內發現了清代甚至更早的西王母廟會活動。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阜康天池上已經存在娘娘廟(現在西王母宮的前身)、許多廟宇道觀以及一些道士的坐化塔。現在天池上的福壽觀也經歷“三毀三建”的命運。1991年,臺灣慈惠堂、弘法聖會重修王母廟,阜康天池娘娘廟掀開了新的一頁。

  2007年,西王母神話傳説被列入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目前,阜康市正積極準備擬把天池西王母神話傳説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新疆天池古稱“瑤池”,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側,位於阜康市南偏東40余公里,距烏魯木齊市110公里。傳説3000餘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與西王母歡筵對歌,留下千古佳話,令天池贏得“瑤池”美稱。

  據介紹,阜康市將以本屆論壇為契機,深入挖掘和保護西王母神話傳説傳承人,切實加強對相關遺跡的保護和修繕,進一步蒐集與西王母相關文獻、文物,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寶貴的歷史人文資源。 (記者 孫亭文)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