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詩人余光中太湖邊暢談詩意鄉愁

2016年04月27日 10:17: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27日無錫訊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這首詩無數次撩撥起海峽兩岸中國人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懷。4月21日下午,余光中先生攜夫人來到江南大學,與學校500多位師生進行了一場輕鬆詼諧的文學對話。

  余光中是江南大學聘任的客座教授,他曾先後五次來到無錫,並於2010年、2012年做客江南大學講壇,與數千名江南學子淺吟低唱古典詩詞與西洋詩歌,暢談佳話詩文。此次是88歲高齡的余光中第三次來到江南大學。由於母親和夫人都是江南人,余老對江南始終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更謂其文學的靈感源於“多橋多水、多藕多蓮的江南”。身處異鄉時,他仍懷念江南春天的雨聲。余老還即興朗誦了《鄉愁》,神情從容語音悠然,現場掌聲如雷。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余老卻從未停止筆耕。他認為,想要創作出好的作品,豐富的人生經歷是首要,加上大閱讀量、提高鑒賞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錫期間,余老還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靈山小鎮拈花灣。靜坐湖畔,沐浴陽光,呼吸著無錫春天的味道,享受著拈花灣的靜謐祥和,余光中與夫人一起回憶了往日在無錫時的記憶,併為有緣在一起的讀者贈送了《余光中詩歌誦讀》並簽名,給了在場偶遇的讀者們一個大大的驚喜。走累了,余光中一行選擇了一個清幽淡雅的茶室,巧的是,老闆也來自臺灣,分外有親切感,老闆還為余老夫婦沏上了一壺好茶。伴著淡淡茶香,余光中又誦讀起了《鄉愁》,他説,誦讀這首詩的時候淡淡的就好。老先生一生愛好廣泛,對中西文化有獨到的見解,在談起傳統文化時,又勾起了他濃濃的“鄉愁”,鼓勵中國人要重拾傳統文化併發揚光大。(濱湖區臺辦)

[責任編輯:趙苗青]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