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北上演音樂劇紀念全民族抗戰 劇中演奏《義勇軍進行曲》

2014年07月29日 10:42: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原標題:“七七抗戰”抹不掉的歷史記憶 

  “七七抗戰”77週年前夕,臺灣多種民間力量近日透過舉辦圖片特展、音樂劇以及向老兵致敬等活動,回顧艱苦卓絕的中國抗戰史,撿拾起那段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歷史記憶。

  更有學者直接指出,日本蠢蠢欲動解禁集體自衛權,要警惕其軍國主義死灰複燃。

  紀念——

  “國弱之恥不敢忘記”

  6日晚間,一部以《烽火歲月——向抗戰勇士們致敬》的音樂劇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登場,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退役上將夏瀛洲擔任策劃者。他介紹,該劇從“九一八”事件揭開序幕,既刻畫盧溝橋事變等歷史事件,也描述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逃難等個體故事,結合音樂、戲劇、舞蹈等多元方式緬懷歷史;而大陸多位音樂家受邀演唱抗戰歌曲,《義勇軍進行曲》也將在劇中得到演繹。

  臺灣民間企業出資舉辦的“中美同盟抗戰歲月”特展6日開幕。該特展在“蔣夫人訪台”、“飛虎隊”、“中緬印邊界的戰火”等主題下,展出60幅整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經典歷史照片。臺灣退役上將王文燮表示,不止是中美同盟,希望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中的各個方面都得到紀念。他強調,對日抗戰取得勝利,中國民眾以及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犧牲,是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最重要力量。

  臺灣中國統一聯盟5日在臺北舉行演講會,紀念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7週年。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表示,舉行紀念抗戰演講會,是因為“國弱之恥不敢忘記,國強之夢從未放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涌現了無數愛國志士,他們英勇抗日的歷史不應被忘記。今天大家齊聚一堂,既要省思歷史,也要夢圓中國。最後演講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表示,唯有兩岸統一,才能無愧於先賢先烈的奮勇犧牲。

  日前,臺灣天下文化集團策劃新書“我們生命裏的七七”,邀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臺“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及張玉法、作家齊邦媛、王鼎鈞等12位大時代的見證者,詮釋“七七事變”對個人與時代的意義。遠流出版公司則出版已逝史家唐德剛的“民國史抗戰篇:烽火八年”,以史家、見證者的角度梳理抗戰歷史。

  擔憂——

  日本或打開“潘多拉盒子”

  對投入10年時間精心編撰並補充修訂抗戰史,王文燮認為,中國抗戰歷史在西方以歐洲戰場為主的二戰史敘述中被忽略,當前我們亟需研究抗戰歷史,並讓後代牢記它;而臺灣至今沒有一座抗戰紀念博物館,“實在是對不起先烈”。

  臺灣“國史館”館長呂芳上也表示,臺灣應加強對抗戰史的研究,希望今年的紀念活動可為明年抗戰勝利70週年暖身。他透露,2015年,該館將出版“抗戰史新編”、“蔣中正先生年譜”兩套大書以及陳誠、胡宗南、吉星文3位抗日將軍的日記,對歷史資料做更好的整理、留存、公開,幫助民眾理解這段艱辛的歷史。

  特展策展人、知名歷史影像收藏者徐宗懋全心投入中國近代史研究。他表示,抗戰期間全國軍民團結一致抵禦強敵,他投入很深的感情奔波海內外,廣為收藏圖片與文物。針對當局遲遲不願啟動抗戰紀念館的設置,徐宗懋説,他不願再等待,將結合個人收藏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研究者,爭取明年成立臺灣第一座民間性質的抗戰紀念館,“我先做起來,感動更多人,再繼續往前走”。

  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近代史上日本屢次侵華,給兩岸同胞留下了血淚記憶。日前,安倍晉三政府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案,此舉破壞日本和平憲法,完成了軍國主義合法化,兩岸愛好和平的人們絕不能忘記當年日本侵略殖民的慘痛教訓,更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複燃。

  5日下午,由臺灣方面國際關係學會舉辦的“日本集體自衛權解禁與東亞安全”論壇上,該學會會長楊永明也擔憂地指出,安倍政府集體自衛權解禁之舉,讓日本可能以集體自衛名稱在南海等區域做軍事介入,打開了東亞軍事競賽的潘多拉盒子。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