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12位名人談七七事變 星雲大師憶“烽火歲月”

2014年07月29日 10:42: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1937年7月7日,日軍以士兵失蹤為由,要求進入北平近郊宛平縣搜查,遭中國守軍拒絕。遭拒後日軍發動炮擊進攻蘆溝橋,國民黨軍隊奮勇抵抗,揭開8年中日戰爭的序幕,史稱“蘆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

  明天是蘆溝橋事變77週年。天下文化邀臺灣聯合報顧問張作錦策劃新書“我們生命裏的七七”,邀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臺“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及張玉法、作家齊邦媛、王鼎鈞等12位大時代的見證者,詮釋七七事變對個人與時代的意義。

  遠流則出版已逝史家唐德剛的“民國史抗戰篇:烽火八年”,以史家、見證者的角度梳理抗戰歷史。

  七七事變發生時,星雲大師剛滿10歲,同年12月,他扛著兩條棉被加入逃亡行列;兩個月後,他回到家鄉揚州江都。他在書中回憶,當年小孩聚在一起,還會以數死屍當做最刺激的遊戲。

  戰爭改變了星雲大師的一生。12歲時,他隨母赴南京尋父,途經棲霞山看見廣場上有一支軍隊正進行操練。他一時好奇駐足觀看,巧遇棲霞山知客彌光法師。法師問他:“小朋友,你要出家嗎?”為了專心看軍隊操練,星雲大師點頭:“要啦!”他就這樣出家做了比丘。

  許倬雲的父親,8年抗戰期間負責維持湖北軍隊和百姓的生活物資。許倬雲在書中回憶,即使身處烽火,父親也相當重視提供知識的書本。

  戰場廢墟之中找不到現代的造紙廠印刷教材,為了製造學校使用的課本、教材,許倬雲父親回頭運用古法,以竹竿和樹皮造紙漿、製成粗糙的紙張,再以原始的石印印刷課本,讓湖北省數百萬學童不致無書可讀。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