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同步小康看老鄉

時間:2014-03-31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在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兩年排名全國前列之後,貴州幹部群眾的自信,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底氣十足。

  距2020年與全國同步小康,只有八年時間。“不是錯過了前三年還有後五年,而是抓不好前三年就沒有後五年”。貴州的發展,唯有更好更快,方能告別長期“欠發達、欠開發”的局面,方能在同步小康的進程中不掉隊、不拖全國的後腿。

  加速發展,時不我待,貴州展示出強烈的進取心。

  深化改革,轉型跨越,貴州步入後發趕超新征程。

  於是,既要“轉”更要“趕”的貴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度最大的貴州,實施了更加注重老百姓生活品質和真實感受的發展思路。

  於是,人們看到了貴州在從外省引進12名縣委書記的基礎上,最近又再次挂出“招賢榜”,不僅要繼續引進一批縣委書記,還要引進銀行行長、學校校長、醫院院長等各類專門人才。搶抓機遇、借船過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贏在學習、勝在改變:“鯰魚效應”激蕩起貴州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於是,人們聽聞貴州向貧困發起“總攻”:以武陵山、烏蒙山、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等三大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實施生態移民、農村危房改造、農業産業化等扶貧工程,去年全省減少貧困人口226萬人。

  於是,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在貴州舉辦。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整合了市環保、園林、林業、兩湖一庫管理局和市文明辦、迴圈辦、節能減排辦、節水辦等有關職能部門,變以往的“九龍治水”為“聯合艦隊”,決策效率更高,統籌能力更強,執行力度更大。

  青山綠水是貴州的最大優勢,保住青山綠水是不二選擇。礦産資源豐富,貴州不再鼓勵低端發展,而是轉型升級。資源是優勢,貴州時時提醒自己謹防落入“資源優勢陷阱”,決心避開“經濟越發展,環境污染越嚴重”的倒“U”形曲線。

  解放思想,打破束縛,增強發展自信,扭轉發展觀念,貴州拿出敢闖新路、敢於突破的勇氣,向改革要紅利,向轉型要實力,努力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實現高於全國、高於西部、高於以往的發展速度。貴州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通道,這是改革寫就的“貴州答卷”。

  “我們要腳踏實地奮鬥,奮力前行、共築夢想,攻堅克難奔小康。”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説。思想解放,敢闖敢試,貴州幹部群眾已經動起來、幹起來。這是改革砥礪的“貴州氣質”。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