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城市群引領貴州崛起

時間:2014-03-31 09:05   來源:經濟日報

  黔中城市群以貴陽為中心,遵義、安順、都勻、凱里等為支撐,地處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沿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交會地帶,是貴州省域重要增長極。

  隨著《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以及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融合,黔中城市群正加快形成。

  今年5月,貴陽市出臺《流動人口積分入戶管理暫行辦法》,讓生活在該市的103萬流動人口看到了新希望。

  根據《辦法》,從今年6月起,在貴陽市連續工作(居住)1年以上、有固定住所和穩定職業、已辦理居住證且繳納社會保險的流動人口,可以通過積分方式申請入戶。貴陽也因此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首個實施積分入戶管理制度的省會城市。

  來自息烽縣的唐湘文老人告訴記者,“實行積分制度能幫助年輕人在城裏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他們的後代也有了以‘貴陽人’身份上學的可能。”

  “通過實行積分入戶管理制度,流動人口實現了從‘被動接受管理’向‘主動接受管理、自覺參與管理、融入社會生活’的轉變,他們工作、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貴陽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劍告訴記者。

  據了解,貴陽市流動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23%。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貴陽市近年來不斷探索解決流動人口“城鎮化”入戶難問題,保障流動人口均等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務。

  早在2010年3月,貴陽市就開始實施《居住證暫行辦法》。根據《辦法》,在貴陽辦理了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可在子女入學、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等9方面享受到與本地市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目前,貴陽市已為61萬流動人口辦理了居住證。從今年起,貴州還在全省範圍內實行了統一的居住證制度。近日,貴州省又出臺政策,凡願意在示範小城鎮規劃區落戶的農民,本人、配偶及其直系親屬可登記為城鎮戶口。市民化的農村居民在享有城鎮福利、社保的同時,可繼續享有農村宅基地。而在示範小城鎮就業的農村居民,按本人意願,其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可繼續保留,也可有償退還和流轉。

  人是城鎮的中心和主角,城鎮化的關鍵是人的城鎮化。只有人人共用城市發展的機會、成果,才能有效提升城鎮化的品質。貴州省在城鎮化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確保外來人口能在城鎮中住得下、有學上、能就醫,幫助他們融入到城鎮中。

  就業是民生之本。7月31日,貴州省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發佈消息稱,由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貴州省委等部門聯合主辦的貴州首屆創業投資博覽會將於11月在貴陽舉辦。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辦方不僅為創業青年提供包含政策諮詢、項目選擇、創業指導、技術創新、經營場所選擇等在內的一站式創業服務,參會的創業項目還將獲得多方面支援。

  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快産業園區建設,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和煤電化等特色優勢産業逐步做大做強,産業園區與城鎮的聯繫進一步密切,就業渠道不斷拓展,不少人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

  根據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貴州還將沿交通幹線,打造貴陽—遵義,貴陽—都勻、凱里,貴陽—畢節經濟帶。此外,貴州還將在黔中地區重點發展旅遊、商貿物流等勞動密集型産業,提升就業容量。

  此外,隨著貴州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力度的加大,原本在東部地區打工的務工人員又隨著企業的西遷回到了當地,“歸雁經濟”成為貴州一種新的經濟增長形式。貴州加強對接,建設了一大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園,並出臺了“3個15萬”等多項優惠政策,支援創業就業。

  記者在甕安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採訪時了解到,返鄉創業農民工新辦企業入駐該園,第一年可免交租金。同時,該縣每年安排財政資金3000萬元建立“創業帶富工程”基金,扶持農民工創業。該縣還成立了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中心,僅去年發放擔保貸款209戶、共計1500萬元,帶動841人就業。

  當前,貴州仍處於投資拉動型發展階段,投資是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但由於貴州自身財力有限,推進城鎮化需要依靠多方支援。

  貴州省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個融資平臺,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銀行資金,帶動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建設。該省先後以BOT、BT等模式,建設多個市政、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工程。

  去年底,貴州省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簽訂相關貸款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5年間,3家銀行共計將投放不低於1500億元的貸款,用於支援黔中經濟區的核心地帶建設。

  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實施“引金入黔”工程,先後吸引了中信、浦發、招商、興業、光大等多家銀行入駐,有力地支援了該省交通、水利、能源、採礦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發展,為城鎮化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截至今年6月末,貴州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達12176.2億元,同比增長25.6%,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位;各項貸款餘額達9297億元,同比增長21.1%,高出全國平均水準7個百分點。

  貴州進一步擴大開放,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吸引了不少企業家帶著項目入黔發展。為了集聚發展要素、積蓄跨越能量,今年年初,貴州正式啟動實施了“5個100工程”,即重點打造100個示範小城鎮、100個産業園區、100個城市綜合體、100個旅遊景區和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區,搭建對外開放平臺。

  城鎮化率低是貴州的一個短板。隨著黔中城市群的構建,貴州不僅城市化水準大幅提升,還將引領整個貴州的崛起。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