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醫陳慶:我感恩這個職業

2018年10月26日 14:06:00來源:北京日報

  陳慶,一米八的大個兒,四十齣頭的年齡,白皙俊秀的面龐,儒雅斯文的談吐,第一眼很難讓人將他與電視上冷峻、嚴肅的法醫聯繫起來。今年42歲的他是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中心病理室主任,從警17年來,陳慶只專心做著一件事,用解剖刀、體溫計等還原事實真相。

  寒冷冬夜,一家工地的項目經理倒在辦公室裏,頭部、背部有十幾處被刺傷。是經濟糾紛?情殺?還是入室搶劫殺人?警察調查工作繁雜,梳理線索需要時間,為了儘快破案,陳慶連夜解剖屍體。

  “這應該是金屬工具所致,根據顱骨上的截面特徵,是個具有尖端的管狀金屬工具,直徑在4釐米、管壁厚3毫米。”陳慶檢查胸腹部時眉頭緊鎖,當解剖到死者頭部,看到顱骨上“月牙形”特徵的骨質缺損後,陳慶嘴裏嘀咕著,慢慢描述出致傷工具的樣子。“能再具體些嗎,類似于什麼工具?”一旁的偵查員一臉困惑。“我也沒見過,但很像老電影裏,檢查米袋子的管叉,一頭用刀削尖了。”陳慶一邊思索一邊比劃著,接著,他果斷地説,“這個應該是金屬質地的”。

  偵查員按照陳慶提供的思路挨個詢問了工地上的工人,工人們很快拿來了工地上隨處可見的“金屬管叉”。偵查員一看,這與陳慶描述的工具完全符合!陳慶開始檢查“管叉”與傷口的吻合度,他沿著推測的角度,想像著打鬥的場面,慢慢將“管叉”插入頭骨的缺損中……結果嚴絲合縫!

  由於作案工具特殊,很快,偵查員將範圍縮小至案發現場的工人,經過幾個小時摸排,嫌疑人張某被抓獲。張某因工資糾紛懷恨項目經理,趁人不備入室作案。

  深入案發現場抽絲剝繭地尋找線索,將案件真相大白,這樣的本領是十幾年的實戰積累鍛鍊造就。平時,陳慶就喜歡研究各種稀奇古怪的物品:這個能當作兇器嗎?如果在人體、顱骨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創口呢?

  初春,一位妻子報案稱其外出購物半小時後回家,發現丈夫被刺死在床上。陳慶馬上趕到命案現場,按照法醫勘驗工作流程測量現場溫度、死者屍體溫度……

  “事發不到一小時,有受害人妻子供述證實,並不急需法醫提供明確的死亡時間推斷,陳法醫,您這是哪一齣啊?”有人不解,可陳慶還是嚴格按照工作流程,現場測量屍體溫度。

  陳慶緊緊盯著溫度計,一刻鐘後,溫度計停留在20攝氏度,他回過頭又問受害人的妻子,“你丈夫大概什麼時候被殺的?”“一個多小時前吧。”女子哭著説。陳慶立刻給偵查員反饋,死者屍體溫度和環境溫度基本一致,死亡時間至少在12小時以上,報案人有重大嫌疑。果然,嫌疑人就是死者妻子,她和同夥花了整整一天佈置了兇殺現場,卻瞬間被識破。

  17年來,陳慶親歷了各種生離死別、憤恨和不解。他在深井、墳地、深山、殯儀館都勘驗過屍體,有時夏天頂著惡臭、踩著蠅蛆步入現場,冬天在野外將凍得麻木的雙手放在冰冷的屍體上反覆檢查。

  陳慶卻不覺得辛苦,“我們破的是人命關天的案子,我感恩這個職業,能讓生者慰藉,讓逝者魂安,還世間一份公道。”(記者 任珊)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