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今天,我們營參加了百團大戰。我營五連對平遙小王莊一帶日偽軍發起破襲戰鬥,取得了斃敵13人,繳獲機槍1挺、步槍5支、電臺1部的
“忠藎可風”——在浙江舟山定海竹山山頂,為紀念定海總兵葛雲飛、處州總兵鄭國鴻、壽春總兵王錫朋而建立的祠堂裏,這樣一幅匾額挂在三人塑
“人莫不有一死,為國而死,死亦何妨?我無畏死之心,則賊無不滅矣!”這是民族英雄陳化成在吳淞口佈防時激勵將士們的壯語。
最新報道
人民網2018-10-26
2017年10月27日上午,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全黨來一個大學習。
新華網2018-10-26
今年29歲的毛浩夫是江西幹部學院的一名現場教學老師,毛浩夫的爺爺毛秉華是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毛秉華五十年如一日地宣講井岡山精神,被譽為“井岡山精神守望者”,1萬多場宣講會見證了他穿越半個世紀的堅守。
河北日報2018-10-26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1894年3月18日出生於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一個回民士紳家庭。雖然生於19世紀末的中國農村,但從小她就有著追求平等、獨立、自由的思想信念,並敢於衝破世俗束縛,做出了許多開全縣之先河的事情。
黑龍江日報2018-10-26
西征不成,這支隊伍決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區尋找軍部。這時原有30余人的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雲,班長楊貴珍、胡秀芝,原第四軍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戰士郭桂琴、黃桂清和王惠民等八名同志。她們年齡最大的是指導員冷雲23歲,最小的戰士王惠民才13歲。
位於今天衡水市桃城區的康莊村,本是冀中平原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但78年前回民支隊與日軍在此的一次戰鬥,使它成為了很多人熟知的地方。而今,康莊戰鬥還作為經典戰例收入了軍事院校的教科書。
光明日報2018-10-26
談起父輩的長征經歷,開國少將羅章之子、國防大學教授羅海曦説:“曾經有這樣一支軍隊,用他們的雙腳丈量了祖國山河,用他們的意志昭示了中華民族剛毅堅強的品格,用他們的奮鬥彰顯了中國人民堅決抵禦外辱的決心,用他們的犧牲和奉獻精神譜寫了人類戰爭史上不朽的篇章,用他們的勝利證明了人民軍隊所向
北京日報2018-10-26
陳慶,一米八的大個兒,四十齣頭的年齡,白皙俊秀的面龐,儒雅斯文的談吐,第一眼很難讓人將他與電視上冷峻、嚴肅的法醫聯繫起來。今年42歲的他是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中心病理室主任,從警17年來,陳慶只專心做著一件事,用解剖刀、體溫計等還原事實真相。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