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漢代古法製造臺灣琉璃亮相四川

2013-01-18 08:47:00
來源:四川日報
字號

  玲瓏剔透好若玻璃,璀璨晶瑩更勝水晶,一件件琉璃藝術品倣若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1月14日,“花舞禪心——琉璃工房現代琉璃藝術展”在成都開幕,集中展示了臺灣藝術家楊惠姍的系列代表作,這是她的作品第一次在四川展覽。

  臺灣藝術家楊惠姍曾是金馬獎影后,卻在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投身現代琉璃藝術。她一直致力於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工藝美學當中,更花費了多年時間復興了已失傳的漢代工藝“脫臘鑄造法”,將中斷數千年的中國琉璃文化傳承下來。她的作品曾兩次在故宮博物院展出,有10件被故宮博物院典藏。此次在成都展出的主要有她新近創作的三個系列作品,包括“焰火裏的禪靜”、“無相無無相”和“花舞魚飛春光聚”,以及一些小作品,共計近百件。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件琉璃作品都訴説著獨特的語言。作品《蝶蘭舞》淡雅素潔,黃色的蝴蝶蘭綻放在白色的懸崖上,猶如一幅中國水墨畫。作品《並開蘭喜聚寶瓶》則熱情奔放,魚兒在牡丹花中游弋,表現著生命中的驚喜與希望。這些作品都是用“脫臘鑄造法”製作,是琉璃製作中最難的方法,與古代青銅製作類似。

  其中,價值最貴的是作品《隨處菩提》,全球僅發行12件。據介紹,該作品融合了“脫臘鑄造”和“熱澆注”兩種技法,對溫度的掌握要求非常精準,需要12道工序,在1400度的高溫下完成。這種製作方法是楊惠姍用8年時間才研製出的“復鑄法”,完成一件作品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1月20日。(記者 陳四四)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