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德陽光明村與臺灣在災難中互伸援手

2012-11-06 09:08:00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你好臺灣網四川11月6日消息 (記者 李展鴻)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牽頭主辦的《兩岸愛心地圖》聯合採訪團近日來到了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富興鎮光明村,深入了解臺灣慈濟會災後援建光明村及光明村村民捐款援助臺灣八八風災的情況。

  “震緣”:5.12地震臺灣慈濟基金會跨海相助

  “龍泉山尾,西眉峰側,中江富興,村曰光明。居深丘世代躬耕,樂自給百姓安寧。”

  村裏5.12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已完成2年多了,青山綠水的模樣,紅瓦白墻的新房,雞鳴犬吠,笑語間雜,讓村裏充滿了勃勃生機。但是,看著村裏石碑上的銘文,我們還是不禁會想像,這個原本安寧的小村莊在地震中所經受的痛苦和災後重建的艱辛。

  據村支書陳江甘的介紹,村裏總共有665人,270多戶人家。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有91戶人家的房屋倒塌損毀,其餘住戶的房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於農民來説,建房子是人生的頭等大事,看著辛勤勞作換來的房屋在瞬間倒塌成斷壁殘垣,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德陽市政府心焦如焚,迅速來到村裏慰問,考察災情,並寬慰鄉親們不要著急,政府將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幫助鄉親們重建家園。德陽臺辦也全力投入,與當時正在德陽市參與抗震救災的臺灣慈濟基金會取得聯絡,尋求合作和幫助。慈濟基金會組織人員到村裏考察後,馬上提出要與政府合作,共同為村民們重建家園。

  經雙方協商,臺灣慈濟基金會出資七百五十二萬元人民幣,為房屋倒塌的91戶村民重建房屋,平均每戶八萬餘元,德陽市政府出資三百多萬元負責新居建成後的公共設施配套。

  2009年11月,91戶村民們各自住進了108平方,帶自來水、新式廁所、沼氣的新房。

  這些房子有著一個統一的稱謂,“慈濟大愛屋”。

  “白墻紅瓦掩映于蒼翠林地之間,斯山愈秀,水愈綠,又一派生機盎然。”村裏修起的慈濟大愛屋銘如是刻寫。“大愛屋顯大愛,結兩岸同胞情緣。春風化雨,澆築愛心,銘諸肺腑,世代沾恩。永志不忘,立碑以記。”

  家園恢復了生機,村民再現了歡笑,光明村告別了黯淡的時光,迎來了新的光明。

  大陸西南部山裏的這個小村莊與祖國東南部的寶島臺灣之間的濃情厚誼,也就此結下

慈濟基金會援建的大愛屋外景

  臺灣八八風災:村民匯聚愛心心繫臺灣

  2009年8月8日,大愛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村民肖佑松正在看報紙,一條報道臺灣八八風災的新聞牽動了他的心。

  “我記得看到當時有個小林村,本來也是個風景相當漂亮的地方,受災後卻變成了灘塗地了。當時我就有個想法,當初慈濟人不遠千山萬水來幫我們建起了房子,現在臺灣同胞他們受了災,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表示一下我們的愛心?”肖佑松説。於是他急忙跑到村委會辦公室,向村支書陳江甘建議,組織一下村民們為臺灣八八風災捐款獻愛心。

  陳書記當下贊同,正準備去通知其他村民這件事情,卻發現村民們三三兩兩陸續前來,説他們看到了新聞,希望村裏組織捐款,表示自己對臺灣同胞的感恩之情。

  村民們口口相告,捐款那天,全村來了各戶的代表120多人,青壯年、中年人、老人、小孩、婦女都來了。其中,有一位走不了路的殘疾村民,鄰居勸他,行動不便,由人代捐就好,他卻執意要求讓人攙扶到村委會前面,親手往捐款箱裏投了兩百塊錢,“哎!臺灣同胞幫我建了房子,我不能忘本啊!”他説。

  當天,在村委會前還沒有建好的廣場上,聚集著感動,傳遞著愛心。兩位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回來了,各捐了打工賺的1000元;孩子們在媽媽的帶領下來了,捐出了三塊五塊的壓歲錢;除了91戶受援助的村民,其他未受慈濟會援助的村民也紛紛前來,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

  最終,陳書記現場打開捐款箱,全村共籌得善款2萬3千余元,折合新台幣十三萬元左右,委託當時在村裏援建的慈濟基金會的魯師兄,讓他將這筆錢帶到臺灣去。

  回憶起那天,78歲的陳熙章老人動情地説:“到時我看到臺灣的情況,都掉淚,跟地震沒什麼差別。房子倒塌,很驚人。我們有多出多,有少出少,但我們一定要表示一下我們的愛心。”

  2萬3千元,算不上一筆大數目,但這筆善款,承載的是村民們對海峽對岸的濃濃的情誼。

記者採訪村民老人

  印象:朋友、弟兄、一家人

  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裏,採訪團的記者們與陳書記還有五六位村民圍坐在一起,聊起了村民們對臺灣及慈濟援建人員的印象。

  當記者問到:“叔叔阿姨們當時有跟臺灣的援建人員打過交道嗎?覺得他們人怎麼樣?”

  村民們紛紛搶著説:“有有有。”有人説:“他們很尊重我們,對我們抱著真心真意的態度。”有人説:“他們還教我們跳舞。很親切,像朋友、弟兄、一家人。”……

  改變:心中更有愛;更關注臺灣

  在聊天過程當中,我們出乎意料地發現,村民們對臺灣時政的了解遠超于我們的想像。

  陳熙章老人一字一句認真地説:“兩岸同胞血濃于水,通過地震、風災,我發現兩岸同胞能夠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這是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嚴厲打擊!上次謝長廷過來,臺灣那邊都很反對,但他還是不顧一切地過來了,我感到很欣慰。”老人淳樸的發言,引來在座村民們和記者們會心的微笑。

  我們同時也發現,通過慈濟基金會的援助和村民們援助臺灣八八風災這兩件事情,村民們的內心的思想發生了一些改變。

  村民肖佑松説:“以前我在街上看見討飯的,我就會以為是騙錢的。但現在,在慈濟這件事情後,我雖然有時候還是會認為他們是騙錢的,但我會叫我的孩子有能力就幫助他們,寧可掏出兩塊錢給他們,因為我覺得我幫助了他們,我的心裏覺得高興。”

記者團與村民座談

  通過一上午在光明村的走訪,我們深深體會到,愛,在村民們之間傳遞著,在這個小村莊裏傳遞著,在青水綠水間傳遞著,在海峽之間傳遞著。

  災害無情人有情,這個淳樸的小村莊和寶島臺灣在地動風搖中建立起來的溫情,久久感動著我們……

[責任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