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舉辦“關愛兩岸婚姻與家庭”交流活動(圖)

2012-08-29 13: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關愛兩岸婚姻與家庭座談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8月29日成都消息 8月23日至29日,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參訪團一行41人赴川參訪,參加在四川舉辦的“關愛兩岸婚姻與家庭”交流活動,與四川省有關方面交流探討兩岸婚姻相關議題,還分別前往成都、綿陽、阿壩等地參訪了解四川。

  參訪期間,“關愛兩岸婚姻與家庭座談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臺辦、省婦聯、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等有關單位負責人與參訪團成員就“促進兩岸婚姻健康發展及婚姻品質提升”等議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並就大陸配偶權益保護等方面交換了意見。

  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在座談會上向參訪團一行介紹了四川災後重建、川臺交流合作及“在臺四川新娘故鄉行”活動等情況。他説,“隨著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擴大和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兩岸婚姻已成為推進兩岸了解、融合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紐帶。”

  張軍指出,兩岸婚姻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有著積極意義,而其中衍生出的問題,尤其是大陸配偶在臺灣生活工作遇到的一些問題,也需雙方共同努力,互相交流,一起改進,共創兩岸婚姻家庭更加美好的未來。他還表示,四川省臺辦將會同省內有關方面,為川臺婚姻家庭服務,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推動川臺兩地婚姻健康發展。

  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鐘錦明及首席顧問許景綸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該會基本情況及十餘年來為大陸配偶爭取權益等情況。鐘錦明説,大陸配偶在臺灣有30多萬人,經過多年努力,在改善他們的權益方面已取得許多進步。比如2009年臺灣放寬了大陸配偶的身份權、工作權、繼承遺産等權益,獲取臺灣居民身份證的時間由8年縮短為6年;依親居留期間即可自由工作;取消不得繼承超過新台幣200萬元的限制等。

  該會南部分會會長周池春則表示,雖然已取得很多成果,目前還有一些不公正的地方需要改變。比如臺灣只承認大陸41所學校學歷,取得臺灣居民身份證十年後才可擔任公職,父母赴臺探親一年只能兩次,一次三個月。現在呼籲較多的就是取得身份證的時間由6年改為4年,將父母探親由限制次數改為累計時間等等。

  在座談會上,與會人員還圍繞如何更好地服務兩岸婚姻家庭提出不少意見建議。四川省婦聯副主席施克玲表示,近年來在臺川籍“新娘”的人數不斷增加,婦聯下一步將加強與有關方面的聯繫,建立交流、合作和資訊平臺,了解掌握在臺川籍“新娘”的情況和訴求,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務。

  四川省民政廳婚姻與收養登記管理處調研員趙青雲通報了1992年至2011年臺灣同胞與四川戶籍大陸居民在川累計辦理結婚登記達15470對,他建議加大對婚姻法律法規及如何辦理婚姻登記等的宣傳力度,增強兩地同胞對婚姻家庭的責任感,並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

  四川省律協民商事委員會副主任張承鳳提醒大陸配偶不僅需要了解大陸的法律法規,也要了解臺灣的相關規定。她説,兩岸在財産分割、子女撫養等方面存在差異,假如婚姻亮起“紅燈”,要明確在哪解決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四川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及四川省司法廳公證處有關人員介紹了如何辦理往來簽注、公證書寄送等。

  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成立於1998年,是臺灣的公益社會團體,以關懷、維護兩岸婚姻家庭、大陸配偶權益,推動兩岸一家親交流為宗旨。近年來,該協會在促進兩岸婚姻良性發展,及協助解決兩岸婚姻衍生的問題等方面發揮了影響。

  在川期間,參訪團一行還赴北川“5.12”地震災區參訪,實地見證四川災後恢復重建巨大成果;前往九寨溝欣賞四川秀美風光;參觀李白紀念館、武侯祠、錦裏等,感受四川悠久文化、厚重歷史。(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李瑞艷]